是,我看课外书最疯狂的时候是在小学初中交际至初中整个阶段。那时搬家,搬学校,环境大变样,不喜欢新的学校,不喜欢新家,现实生活中没有值得留念关心的事物和人,父母因为工作也忽视了自己的心情变化。除了看课外书,就是频繁地挂QQ,虽然不知道要干什么。而且和题主一样,对学校的课业完成得很认真,但是心理封闭拒绝接受新的人和事。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班长观察了我一天,然后说:“我发现你今天没有说一句话。”因此,这种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就在课外书中找补,而且课外书里的世界往往高于现实生活,更精彩和广阔。但隐约也知道自己是不对的,在逃避现实,但也没有其他办法。后来明白了,心理上的封闭远远比逃避本身更加可怕,它使我拒绝了心怀善意的新朋友,拒绝了现实中变得更好的机会。
不是,外公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宅男。外公每天的活动如下:起床,稍微锻炼一下身体,给自己弄点吃的,开始看书,写笔记,写文学研究文章,写诗,写词,给报纸投稿,修改自己的稿件,吃饭,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正我这个外孙二十多年来对外公的印象就是这样,不爱交际,不在乎吃喝等一切外在享受,只看过两段时间外公过的难受,一是外婆去世的时候,二是外公眼睛做了白内障清除手术之后不能用眼看书期间。
一年到头,外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了。没什么原因,就是喜欢。所以,反对题主所说的喜欢读书的人在逃避社会,外公这类人只是恰好兴趣是读书而已。但我很敬佩外公这样的人,他很纯粹。
是,就是你把他关到小黑屋里,他想到的不是现实,而是到处找书看。就做你自己,你就是太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了,其实没什么的。你的心里素质不是怎么好,社会上比这残酷很多的竞争随处可见,你应该放平心态,就当做是一种人生的历练,荣辱不惊,去留无意,经历的多了一切也就看得淡了。
学习不开心还学习的人是不是不敢面对自己
不是,就个人而言,读书的过程就是用最低成本了解世界的过程。
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而身边环境有时也是自我选择的结果,这两者循环就像一个自洽的闭环。个人深处其中时,自己眼界、对事物的想法、对世界的理解都很难改变。而读书是一个比较容易的,低成本而又快速的 改变这个闭环的方法。人的想法就在读书的时候慢慢有了变化,很多时候这是人生改变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