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这是我们高中班主任第一堂课和我们讲的。当时觉得无法想象,在高中的大环境里。一个班五十多个人天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家了也有爸爸妈妈伴着,放假了有一帮朋友一起玩。很少有独处的场合。上了大学才真正领悟到慎独两个字的分量。群居守嘴,独居守心。最近在复习考研,一个人泡图书馆,一个人健身,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着校园里情侣来来往往。那种糟糕的情绪会一直抓着你往下掉。常常会迷茫,内心像囚禁了一只野兽,四面都是墙。遇到诱惑时,另一个自己的塞壬海妖歌声告诉你放弃。
“读书和学习是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事情。”在我16岁之前,对这句话不屑一顾。我出生在一个教育家庭,父母都是教师,从小对我特别严格,尤其我妈,稍有不满非打即骂,这反而促成了我的逆反心理,从心底看不起那些文人的酸腐气息,觉得读书能有什么用。我曾经以为这就是我一生可以永远守候的地方。直到来到大学的城市,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以前的世界是多么狭小,目光也很短浅。接触了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不同的人,心境确实也有点变化。这或许就是读书的用处吧。
女人成家后就会以家庭为重了。每个受过高等教育、看着欲望都市长大的85后女孩,大概都曾觉得自己会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结了婚、有了娃、年过而立之后渐渐明白,在现有经济、政策、文化大环境下,对于大多数中产或工薪家庭的大多数女性来说,生育之后把重心放在家庭上——往往是一个更经济高效的选择。相比之下,诸如“工作比男人更可靠”这样的言论,则是曾经以为正确,现在看来愚蠢。
自由散漫,不拘小节,生活上吊儿郎当,毫不紧张,不严肃,不守纪律,不爱护公共财物,不顾团体利益,大家睡觉,他要唱歌,大家起床,他又要睡觉,大家开会,他开小会,上课他要活动,该活动,他要看书,高兴时嘻嘻哈哈,不高兴时死气沉沉,触发自己留恋的心情就悲痛难过,甚至伤感流泪,所谓“见花落泪,望风伤感”,生活中吃不得苦,怕劳动,怕碰钉子,以幻想代替现实。
从进大学开始,就不断地有老师长者同学告诫:尽量少去吃某某拉面!我一直不以为然,没毛病吧,多有咬劲的面条啊,多香的汤底啊,吃着也开胃啊,平常吃腻了大学饭堂去吃拉面没毛病啊!直到那天我不小心弄翻了面碗弄脏了手借他们的水洗手,我看到,小哥把我吃剩的汤碗拿回后厨,随手把剩下的汤倒回去了。倒回那个大的熬汤的大锅里!
近日读古龙,突然发现一段话,意外的切题。想是世界上最不自由的东西,你不去想什么,你偏要去想什么。 一位朋友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想是最自由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随便去想。 他还说:“如果一个人放弃了去想,这个人就放弃了他快乐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