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往往过于烦躁,心静不下来。同时,我们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待自己身边的亲人,可能比对待外人更差一些。把更多的浮躁、坏脾气对着家人洒,面对外人却不言语、表现出来。心境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如果年纪轻轻就能做到心如止水,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很有才华、能力的人。
平常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对于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心态。平常心是“无为、无争、不贪、知足”等等观念的汇合而已。做为一种处世态度,淡薄之心,忍辱之心或仁爱之心等等。任何一个人都可具备平常心。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常态”,是具备一定修养才可经常持有的,因为它属于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
从佛教语的角度来说:平常心即是清净心。平常心为道,空空为道。空空:一空为一种物质,一种极微的物质,生命无限大的物质。一空为此物质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即: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空,生成万物质,决定万物。万物虽在相上不同,但是,在本质上却是相同的。
那我们遇事或者在平时该如何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呢?
1.我们心不能静下来,大多数浮躁是因为心理在想着什么东西,在着急什么东西。所以不要去想,如果你控制不了,那让自己忙起来,听点舒适的音乐,别做太难的题。学习其实不辛苦的,我这几年才走过来的,只要好好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学习是最美好的呢!
2.别把一切看的太重要,要知道你越想做好一件事越做不好。(对待考试也一样,不要害怕考试,怕考的成绩不理想。不要把成绩看的太重,放下心理负担,只要你努力学习了,尽力,成绩也不会太差,最起码自己对这成绩也心安。)
3.任何情绪都是人的态度问题,你个人对事情是什么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浮躁只不过是情绪中的一种,所以在你感到浮躁的时你应该时时刻刻想到你有没有什么值得去骄傲的,因为世界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4.多深呼吸,情绪高涨的时候不烦喝点凉水,慢慢感觉水从嘴入喉的那种感觉,细细的品味。
5.心情不好的时候,别老是想一些不开心的事,要多想想怎么样让自己开心,生气不要超过三个钟。学会自我调节,业余的时候或者烦躁的时候听听轻快的音乐,别老是往不好的方面去想,也不用为考试烦恼,生活就这样,没有最好的,只有看自己愿不愿意去改变。
而我个人认为,在生活中不要把所有的问题看得那么复杂,别把所有的事情都想的那么复杂(包括看待一个人也一样),简简单单就是美,在这样看来,就已经具有一个平常的心了,自然而然在处理问题或者事情的时候也会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人有的时候是要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心烦意乱的时候,而我每当自己心静不下来的时候,就会听听轻音乐,强迫自己静下来,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样会有什么好处,又会有什么坏处,人们总是发生了什么事之后才会这样,好好静下心来想想,会对你有好处的。
要做到心静,个人觉得是需要一定的修养的,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首先,要尽可能的使自己站在一个比较高的立场或者是角度去看周围的人或者事情,可以让自己的格局变大。遇到事情不要斤斤计较,和人相处的时候从对方的角度试着去思考问题。
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要想的太复杂,崇尚一种简单极致的生活,所以有一句话说大道至简。只要内心足够的简单,才会有时间和精力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安静下来。
当然,在特别烦躁不安的时候,听听轻音乐或者是看一些温馨的电影,一些小清新的语录都可能让我们从压力中放松下来,慢慢的达到心静的效果。
当然,我最推崇的还是去读读《道德经》,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的心静需要一定程度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只有心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可能会真正的心静。
当然,除了《道德经》外,读读其他名著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红楼梦》和《百年孤独》让我看开了好多好多,在碰到事情之后,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偏激冲动,慢慢的低到尘埃,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完不成,太多的梦想追逐不到,太多爱的人离我们远去而我们也可能又迎接着新的生命。
这一切得一切周而复始,而我们就像见证者一样,并没有消失,一直存在在哪里。
生活中一些大事可能令我们的情绪翻涌,其实安静下来回头想想仿佛也没什么发生过一样。有时候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经历过这件事。
时间一秒都不停歇得往前走,而我们真的没有必要纠结在过去的时间里或者事件里无法自拔。
那真的是自寻烦恼,因为我们没有时光机能回到过去,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把现在的每一步走好。
生活真的不容易,但是我们却是要保持着自己的本心,为了能活着所以必须好好的生存下去。珍惜平凡的事物珍惜身边拥有的一切。
不要把精力浪费在已经发生或者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上面,因为这样只会让当下的脚步错乱,也就成了庸人自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