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文不会危害人间,大家只要有最起码的辨别能力就好了。需要鸡汤让自己更有斗志,但是不能只活在鸡汤里。
鸡汤有分有营养的和没营养的,在某种时刻,当我们被现实刺激的时候,其实也是可以喝一喝这些鸡汤的。过程是痛苦的,总归会过去,有的人习惯的挺一挺,在挺不过去的时候,换个心情,打打鸡血也不是不可以。
怕就怕,自己看完鸡汤文,在朋友圈转发,认为谁都需要这样的自我鼓励。殊不知,很多人是自我鞭策型,还有不需要鞭策,我就这样了,什么人都有。
普遍这些知道自我驱动的人,其实在职场中是非常有机会脱颖而出的,他们懂得把握机会,懂得审时度势,利用鸡汤鞭策团队,也往往可以得到上级领导的信任和重用。
怕就怕,每天对着这些洗脑的文章,看完三分钟热血,我知道,我了解,我懂了,我高兴了,但是依然没有行动力,没有改变的伙伴,那真就是喝了毒鸡汤,前途渺茫。
人类大多还是把智慧凝结到了 一篇篇的优质文章,书籍当中。领会了鸡汤的意思,再加上书籍的知识,这样才是对身心有进益有滋补的正方向。
鸡汤文的出现已是由来已久,它充分的发挥了语言的艺术,在人们心情低落、现实生活中诸事不顺的时候给予鼓励和宽心,可以说是自我安慰的一剂良药。但相应的,随着时间越长“反鸡汤”文也随之而来,与鸡汤文遥相呼应。对于“鸡汤”和“反鸡汤”文,两者在内容上可以说是站在对立面。
“心灵鸡汤”?“反鸡汤”?该如何看待?
往往鸡汤文是站在美好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而反鸡汤文却是以批判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
下面举个简单的例子:
鸡汤文:
失败不要紧,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
反鸡汤文:
努力的人多了去了,而成功的人就那几个。
心灵鸡汤更多的是强调生活中的美好。
支持“鸡汤”文的人,认为任何事都应该往好的方面去想,这样有利于调整心态、重振旗鼓继续努力;而支持“反鸡汤”的人,认为鸡汤文讲述的是脱离现实而过于美好的存在,这样做会麻痹自己,从而不能认清现状。反鸡汤文虽然语言犀利、过于偏激,但是也的确阐述了一个事实——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差别的。
大家小时候在书中都读到过这样一句话: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
这句话甚至成为了诸多学生的座右铭,同时也认为只有努力才能成功。然而时隔多年,我们忽然发现这句话其实还有下半段: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前者说明了“努力就会成功”(因为99%的几率远远要高于1%),而后半段话则认为“灵感是超越努力的存在”。这段话最终也沦为了“鸡汤”与“反鸡汤”的热点讨论。
反鸡汤更多的是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其实,无论是鸡汤文还是反鸡汤文,笔者认为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鸡汤文可以让正在低谷的你重新振作,而反鸡汤文则可以让你在成功的道路上认清事实。不如先干一碗鸡汤、之后再来一碗反鸡汤吧。
当我开始矫情的时候,就开始喜欢鸡汤文,我觉得她们能表达我现在的心情,偶尔复制两个发一个朋友圈,觉得还不错,可是过后就觉得这是些什么啊?全都是负能量,没有正能量。
很多鸡汤文都是消极的,当然也有很多是增加自信的,可是仔细想想,说的一点道理都没有,比如说,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你怎么能不努力,可是你想比你努力的人还在努力,你努力还有什么用。
最近很喜欢毒鸡汤,因为他们说的总是很有道理,我不喜欢把一个人的想法想的太过于积极,比如说可能今天的失败是明天成功的前奏,不一定可能明天你依旧会失败。毒鸡汤给我的感受往往要比鸡汤来的有效。
其实鸡汤文差不多都是一个套路,对于我们现有生活的批判,觉得现在的自己是不好的,可是没关系,会越来越好,都是说说而已。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喜欢鸡汤文的,因为在读它的时候,它总会潜移默化的教给我们些什么道理,然后会在我们读到的某个点时给我们带来一些共鸣和一些在生活中不曾遇到的温暖,当你认真读鸡汤文的时候,你就像是和一个你亲近的人在对话一样,你问他答,他问你答,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在进行一场内心的交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总喜欢一个人坐在安静的屋子,然后手里拿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慢慢的读起来,它就像一个指路明灯一样指引着我走向更光明的地方,我喜欢这样被他带着,他让我忘却了时间,忘却了我在哪,也忘却了我是谁,我只知道的是我可能是他其中的一个过客,也可能是他其中的一个主人公,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在此时此刻能读懂他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思。
我们可能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都会害怕孤独,所以如果这时没有人陪在你身边,你可以去读一些鸡汤文,它一定会教给你很多东西。
看鸡汤文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利: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想不通的事情想放弃时,会因为一篇鸡汤文而又重新充满动力。人们心情处于低谷时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但是看到别人的成功事迹会感觉像是喝了鸡汤一样,觉得一切可以重来。有种“别人可以,我也能行”的感觉。
弊:人们因为鸡汤文获得了短时的动力,不能达到长久坚持的效果。所以应该正视鸡汤文,不要觉得它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你的一切忧愁和难题。别人可能是夸大写的,我们还应该结合自己的具体事情来考虑事情是否可行。要知道别人的成功不是通过复制就能得来的我们应该理性过思考。
真正的能给人能量的文章永远是经典名著,它们能够禁得起时间的考验是有必然的原因的。
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写的永远的真实的人生,不是虚构的。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人生的真谛,才能更好的、更勇敢的生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