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重于言教,世上的人所看重和称道的就是书。书并没有超越言语,而言语确有可贵之处。言语所可看重的就在于它的意义,而意义又有它的出处。意义的出处,是不可以用言语来传告的,然而世人却因为看重言语而传之于书。世人虽然看重它,我还是认为它不值得看重,因为它所看重的并不是真正可以看重的。所以,用眼睛看而可以看见的,是形和色;用耳朵听而可以听到的,是名和声。可悲啊,世上的人们满以为形、色、名、声就足以获得事物的实情!形、色、名、声实在是不足以获得事物的实情,而知道的不说,说的不知道,世上的人们难道能懂得这个道理吗,
言教重于身教 言传和身教,都是教育的手段,传是传授,教是教导,传也是教,教也是传,言传是教育者把身教的内容加以总结阐发,用来教育被教育者。身教是教育者把言传的内容加以贯彻落实,而且尤其是指教育者自身把他所要言传的东西加以亲身实践,从而教育被教育者。两者相辅相成,但是却略有轻重之分。
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胜于言教”和“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这句话的出处应该是出自《庄子·外篇·天道》,原文是: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言教重于身教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所受到的教育都是言传而非身教。如果身教重于言传,那只能说全世界古往今来的教育模式都是彻底的错误的。
有句成语:言传身教,为何古人把言传放于身教之前??而不说身教言传啊
身教有时间地点场合时机等局限性,因此有可能是无远都无法实现的,既然没法实现就何谈其意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