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的确是一生孩子婆媳就有矛盾了,这也很好理解,一是没生孩子之前婆媳一般不在一个屋檐下住,这样摩擦自然就少了,二是生了孩子之后,两代人之间育儿观念上巨大的差距导致矛盾上升。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原因,其实不仅仅是婆媳,只要是两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矛盾自然而然就会上升,哪怕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我有一个同事,结婚多年都没有跟父母一起住,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美滋滋。结果有一段时间他妈来跟他们同住,每天晚上不到十点,他在那里玩会儿游戏,他老妈一会儿走过来问你怎么还不睡啊,一会儿又问你都玩了一晚上电脑了眼睛会不会瞎掉啊?害得他把电脑搬到了卧室,结果他妈还是知道他几点睡觉,因为她半夜起来从门缝里看他窝里有没有光……你说说这是对自己儿子,如果一个婆婆这样对待儿媳妇哪个儿媳妇能没怨言?哪怕做婆婆的是好心。这些还是小事,再别说那些锅碗瓢盆磕磕绊绊的鸡毛蒜皮了,所以只要两代人住在一起总会有矛盾的,不是老人觉得气不顺,就是儿女觉得委屈。
如果没有孩子,那这些矛盾还好解决,可一旦有了孩子,现在谁家的孩子不是宝贝,为了这个宝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哪个不是事无巨细,可是越是上心矛盾越多,因为两代人育儿观念就不同。比如我的一个闺蜜,她生了孩子之后没有母乳,本来没有母乳也不是大事喝奶粉就好了,可她婆婆坚信只要是个女人就应该有母乳,于是先是找各种偏方给她下奶,比如用内脏都没去的鲫鱼熬的汤,而且不放一点调味料,她每次都是强忍着恶心喝下去,再别说各种不明成分的中药了,可就这也没奶。你说没奶那就喝奶粉,可每次一喝奶粉,婆婆就在旁边念:你看你那胸就是个样子货……于是终有一天家庭大战爆发,这样的事在每个家庭中几乎都上演过。
所以,婆媳婆媳,永远说不完的矛盾,可生活就是这样,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沾满了虱子的华美袍子。
婆媳矛盾是一直存在着的,不会因为生孩子而突然出现,而且不生孩子,时间久了也是会激化婆媳矛盾的。
毕竟每个婆婆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 从某一天开始对别的女人关怀备至,还因为别的女人跟自己闹脾气,这种事情放在哪个女人身上都会接受不了。婆婆毕竟也是女人,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捏酸吃醋。从本质上讲,婆媳关系主要还是因为两个人互相吃醋造成的。所以大家才会说和谐的婆媳关系都是由那个身为丈夫和儿子的人从中协调而来的。
生了孩子之后,婆媳关系矛盾的激化主要来源于婆媳之间对教育孩子方面的观念不同一。婆婆们会按照老一辈子传下来的教育孩子方法,儿媳们更多的会根据网络上新鲜的教育方式来传授孩子们。比如婆婆在喂孩子的时候经常会跟着孩子到处跑,但是儿媳们会觉得这样的喂饭方式会让孩子们更多的出现对吃饭的排斥,久而久之习惯养成之后,那些被婆婆们带大的孩子经常会出现厌食状况,或者是不喜欢吃饭。而对于这个结果媳妇们肯定是不太喜欢的,因此也会跟婆婆们争论不休,时间久了之后矛盾就会越来越激化。这还简简单单的,只是因为吃饭的问题,和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吃饭之外还有很多的激发矛盾的状况, 有些状况根本是始料未及就会出现的。
而那些不会生孩子的媳妇们更是在家里过的特别的郁闷,除了被婆婆整天冷嘲热讽以外,甚至时间久了会让老公也对她产生不满。
不过单纯的说一个家庭,因为一个孩子的出现而导致婆媳关系的恶化,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有时候孩子的出现会给家庭带来很多温暖,温馨,会抹平之前就存在的,婆媳关系不协调状况。一个原本剑拔弩张的家庭会因为一个孩子的出现,而让整个家人之间的关系缓解很多。
所以孩子的出生并不是激化婆媳关系矛盾上升的主要原因。
确实是这样的,在我身边许多朋友的身上,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没有生孩子的时候还好一点,因为现在年轻人一般都是单独住的,和婆婆见面少,所以婆媳之间的矛盾也就少,或者是没有。
而生了孩子的话,婆媳之间的矛盾就特别的突出,一般情况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大家众所周知的重男轻女,很多婆婆都希望儿媳妇生一个男孩可以传宗接代,但是这种事情我们都知道,不是受人为控制得了的。
所以一旦媳妇儿生了一个女孩,往往婆婆就要给脸色看了,甚至有的过分的婆婆,因为媳妇生了女儿,连月子都不照顾媳妇儿,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婆媳之间的矛盾肯定也就不可能不发生了,而且婆婆在这个时候抛下媳妇不管的话,对媳妇儿的伤害,可能会是一辈子的。
所以现在这种社会情况下,婆婆真的没有必要再为了生男生女的问题而和儿媳妇产生矛盾了,因为人家常说婆婆十年媳妇十年,也就是说媳妇儿刚结婚的头十年,因为刚刚成立家庭,很多事情自己都还弄不明白,常常会手忙脚乱,尤其是在生了孩子以后,这个时候如果婆婆伸出一把手帮忙媳妇儿,媳妇也会记在心里面。
一般结婚十年以后,婆婆的身体就开始一年不如一年了,后面的十年就是婆婆需要儿媳妇照顾的时候了,所以说这里面就有一个因果问题,如果当初媳妇为难的时候,你没有帮过媳妇儿,现在你需要帮助了,媳妇儿也不会愿意帮助你,这就是很多婆媳矛盾产生的原因。
当然也会有另外一种情况经常发生,就是婆婆和媳妇儿照顾孩子的理念完全不同,婆婆认为自己非常有经验,而媳妇认为婆婆的以前的那一套都过时了,所以婆媳之间因为这个而有矛盾的也不在少数,其实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有些事情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为这个而产生矛盾,就太不值得了。
没有生孩子之前,一切好商量,万事都和和平平。只因没有住在一起,平时一年也就那么几次交集,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当然是保持儿媳孝顺,婆婆通情达理的形象。
儿媳会帮忙做家务,会准备礼物给婆婆。婆婆会乐不拢嘴,也会到处夸奖儿媳。然而,这一切都会随着孩子的出生,婆婆的到来住在一起而消失。
首先就是日常的习惯不同。你喜欢把衣服分类洗净,内衣内裤,袜子和深浅色系的衣服分开洗;你喜欢把厨房里的东西分门别类,喜欢干湿碗分离。可是,作为老一辈的婆婆,尤其是乡下的婆婆,哪有那么多讲究?
你说多了,婆婆觉得你嫌弃她;你不说吧,自己心里闷得慌,难受的要命。
再就是孩子的抚养问题。你想把孩子早早的培养成独立吃饭的习惯,而独立的开始便是小孩吃饭有一茬没一茬的磨磨蹭蹭,或者把饭桌整的狼狈不堪;或者是把头扭来扭去不吃。
通常治愈这种现象,就是要饿他几顿,饿得狠了,以后就会收敛些。可是,婆婆在,能允许这些现象的发生吗?不要说饿他肚子,就算追着喂饭,从饭桌追到沙发,追到大厅,追到楼下,追到小区门口,只要能让她孙子吃饱饭,这些都不是事儿。
最后就是教育问题,婆婆帮着带孩子,摔跟斗了就教他打地板,碰桌子了就教他砸桌子,就算自己被孙子打了,也是笑呵呵的说你打我啊。
诸如此类的实例数不胜数,却又碍于家庭的和睦忍让,忍得久了要疯,不能忍了双方脸色挂不住。其实只要住在一起,就一定会有矛盾。别说婆婆,就算亲妈,亲兄弟姐妹,也一样会有矛盾。
其实你跟老公也一样有矛盾,只不过已经习惯,只不过会互相容忍理解,只不过是习以为常,可以直说无妨。但是面对婆婆,许多话不能直说,甚至不可以表现出来,否则容易造成误会无法澄清,所以矛盾才会如此之多。
因为孩子生出来的时候,往往需要婆婆过来帮忙照顾。所以容易引发一连串的矛盾。
生孩子之前,一般过的都是两人世界,自己对自己的家有绝对的话事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即使邋遢,都没管。但是婆婆过来了就不一样。老人家大多数爱干净,看不惯年轻人的邋遢。他们会把家里打扮得干干净净的,如果你不注意,很容易就把家里弄脏了。看到自己辛苦打扫好的房子被弄脏,心里肯定不舒服。时间久了,就很容易激发矛盾。
因为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同。新生父母比较喜欢给孩子穿纸尿裤,因为简单方便,而且孩子能得到很好的睡眠。但是婆婆就不一样了,老人家觉得那是浪费。明明才拉了一泡屎,又要换掉,一片纸尿裤一块多呢。于是他们想让孩子穿布尿裤,他们负责洗。但是穿布尿裤拉尿就要换,孩子的尿尿的次数又特别多,这样一来就非常影响孩子的睡眠。于是乎,矛盾又来了。
因为饮食习惯不同。年轻人注重养生,喜欢吃些少有少盐的食品。而老人家已经习惯了多盐多油加味精的食物。一开始婆婆做的饭菜媳妇可能将就着吃了,可是久了之后就不想吃了。做好的饭菜媳妇不吃,反而跑到外面吃,浪费钱,老人家又有意见了。你既然不喜欢我做的饭菜,那我还留这里干嘛,还不如回家去过自己的生活。
因为看不惯媳妇使唤自己的儿子。年轻夫妻之间比较习惯打打闹闹的,妻子也习惯了叫丈夫帮自己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准备泡脚水,比如捶背等。但是婆婆看不惯啊。要知道,那是自己含辛茹苦带大的孩子,那是自己的骄傲。结果就给你干活了,当然会不乐意。
一个家庭里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关系,婆媳关系可以说是其中一个很尴尬的感情,因为一个陌生的女子来到另外一个家庭,这个家庭对于这个陌生的女子又不知道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当成一家人的说辞是有些理想化的,毕竟没有任何感情积淀的人是不可能真的成为家人的,婆婆和媳妇之间的联系就是那个被称为儿子和老公的男人,在结婚初期可能矛盾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一旦媳妇生了孩子,矛盾可能就会渐渐显露出来。
不过,对于一些不是婆媳共住的家庭来说,矛盾还不是那么容易爆发,如果是一起住的话矛盾肯定是由浅入深的。媳妇生了孩子之后,对于怎么带孩子的问题就成为家庭的争议。实际上很多家庭的状况是,媳妇生了孩子之后,为了缓解家庭的压力,婆婆就得帮忙照顾小孩,在对小孩的付出上就会产生争议。我有一个生了小孩的同事每天都在和她婆婆纠结这个问题,他们两公婆必须出来工作补贴家用,家里的孩子只能给婆婆带,而在家如果受了孩子的“气”,就会向父母吐露怨气。
还有一点是带孩子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可能只是带孩子这件事情就足以让一个女人晕头转向,与此同时如果还要包家里的家务的话,在家庭事务的分配上就会产生很大矛盾。另外,在孩子花钱的事情上也会有一定的争议。现在的老年父母大多数希望能够有一定的自由,但是孩子的境况又不得不让他们牺牲自己的自由时间,这样难免就会产生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