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书本上的,生活中也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要看不起比你卑微的人,他们身上的长处也许是你没有的。君子要有容人之量,不要嫉贤妒能,对于能力比自己强的,不要吝啬自己的称赞。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懂可以学,没什么可丢人的。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能从错误中成长,只有不断成长,才有成功的希望!
格局,是一种局限,范围。能够坚持在一个局限而不会越轨的人,应该都具有很坚定的思想意识,而这种意识不外乎忠诚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信仰,一种是信奉。信仰是忠信仰慕于党派,紧随于党,在任何环境下都愿与党保持一致,永不叛党。另一种是信奉,能够真诚信奉于神,天道,能够时刻敬拜于神佛。对于这两种思想意识的每一种,都认定其崇高,尊贵,威严,不可沾污。恐有不忠因背良心而受其灾,恐有不诚而受因果之遭天遣。
我认为,格局就是看事情站的高度,大局向好,局内之人自然好,很多人看不清楚总是抱着眼前利益不放导致大局受阻,最终大家都没能好过。而有的人看得明了,放下眼下的利益以争取日后更多的利益。也许大局中自己是蒙受损失的那个人,但为了大局先牺牲小我,又用这份牺牲和舍得换取日后更好的收获。格局不是单纯的付出与牺牲,而是懂得取舍,于己有利于大局有利,双赢的选择在于看待事物的高度广度和深度。
所谓格局,从字面上讲,格是指形式,局是指布局,从哲学上说,格是指人格,局是指胸怀,马云讲男人的胸怀是被撑大的,男人的格局也是被撑大的,当你为了做正确的事受了太多委屈,你的格局就不会小,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为了做一件只有你自己知道正确的事却要无端的收到不理解的人的攻击,指责,背叛和谩骂,你还能保持好的态度,这就是格局。当你的格局很大的时候,那一定是做大事业的时候。
有的人虽西装革履,油光粉面的,外表华丽,可内心却是肮脏的,丑陋的,罪恶的; 有的人虽衣旧鞋破,让人看不上眼的,外表尘沾,可内心却是干净的,美好的,善良的。不能只仅仅讲格局,而忽略心里的净化,只有弘扬净气,美气,善气,人们的格局才会放大,我们的社风,国风才会更加良好!
内外兼修。所谓格局,与学历、经历、能力无关。主要是看问题的高度和宽度,也就是在什么量度的经纬里思考。心量越大,眼界越宽,找到的方法与路径也会越来越多,内在也会更为自信与坦然,人生也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