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让人读起来快乐,首先这首诗本身就要有一种开心、喜悦的内涵在其中,只有诗人词人写下自己的作品时,有着满心的欢喜,才能让读者也感受到那种喜悦,有种感同身受的体验在其中,变得快乐也就不是难事了。
比如诗圣杜甫的那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收复故土的消息传来,一时让人激动地忍不住流泪,湿了衣襟。回头看我的家人,以前那满面的愁容也都不复存在,我把自己的书胡乱地卷了起来,打点行囊,开心到快要发狂了。即便是白天,这种好消息也应该唱歌来庆祝,当然也不能忘记畅饮几杯,趁着这大好时光,趁着我还没变成不能行动的老人,赶快返回我朝思暮想的故乡。我要穿越巴峡穿越巫峡,向襄阳而去,再向洛阳而去,谁也不能阻挡。
杜甫的那种喜悦心情,通过这首诗字里行间能被读者清晰地感受到,也就不自觉地替诗人高兴了起来。这种代入感并不是所有作品都会有的,这都是因为诗人下笔写诗时的那种狂喜融入到了诗句中,让我亲身经历了一次。
如果说杜甫这首诗是一种狂喜,那么林逋的那首《山园小梅·其一》就是一种恬静的愉悦: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这位自称为“梅妻鹤子”的隐士,对于梅花的喜爱也是毋庸置疑,这首诗中也不吝赞美之语。所有芬芳花朵摇摆着坠落的时候,只有这梅花独自盛开。它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占尽这小花园中所有风采风情。梅花疏落的影子落在冬日格外清冽的水中,有一股暗香浮动在黄昏时的月亮下。鸟儿想落下时,要先偷看一眼它,在春天才出没的蝴蝶,如果知道自己错过了这样的美丽,该伤心到断魂吧。值得庆幸的是我还能吟诗亲近这美丽,也不用端着盛酒的金杯敲着檀板来歌颂它。
从这首诗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闲适、轻松感觉,不自觉就会嘴角微微上扬,诗人对于梅花的美丽如此推崇,也就让读者不得不同样地为之倾倒,沉醉在诗人描述的美丽画面中。全诗的颔联也是知名度也很高,写的实在太美,太精致,也让人对于那个年代诗人的隐居心生向往。
特别喜欢李白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每每读来便是朗朗上口,提升整个人的情绪。感觉人就应该活成这样,“得意须尽欢”,人生这么长,烦恼肯定有很多,那么还不如高兴得意享受起来,日子都是一样过的。最喜欢的莫过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感觉很激励在奋斗的人,鼓励失败的人,相比每个人读来都是嘴角上扬心情飞扬的感觉。
还是一首李白的诗,《南陵别儿童入京》: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余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整首诗的节奏都是很轻快,读来整个人都是很轻松欣慰的感觉。尤其是最后一句,我还曾经做过座右铭,感觉这是一句很激烈人的诗,一直珍藏着。
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的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农村家庭的生活,轻松快乐,儿子们的不同动作更增添了整首诗的俏皮。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背起来也很快。
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的快乐全部凝聚在三四句,使得读此诗的人也感到中第后的浓烈的欢喜。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全诗欢快的节奏,总是会让人身临其境。总是会被古代人简单纯朴的友情所打动,或许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很难见上面吧,所以见面以后更加热情!现代高度发达的科技社会总是会让我觉得缺少十里长亭依依惜别的那种种脉脉温情!古人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却掩饰不住收信后的欣喜,现在我们的邮件几乎是分秒就至,少了的却是那一份期待!
酿好了的新酒,精致的温酒小火炉,温柔的火光照亮三两朋友的脸庞,相聚而坐,诉说近况,想想都觉得惬意。今年已经立冬了,看到这首诗,就想到今年是否会下雪呢?难以掩饰下雪时候的欣喜,只是近几年雪下的越来越少了,已经好久没有打雪仗、堆雪人了!空闲的时间也越来越少,难得的假期,也没有多少可以会朋友的时间。以前三两朋友一起小酌谈心,相谈甚欢,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奢望!
短短二十几个字,在诗人享受友情的同时,也让我觉得很快乐,仿佛回到了那个与朋友相聚的快乐时光,会觉得一身轻松!电脑前埋首工作的自己也更加有动力,今年假期,带上几瓶好酒,找上两三好友,一起聚一场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这个读懂的人都是湿人!
哭疼老叔昏压,小窍流水任夹,鼓捣细缝手麻。吸阳膝下,断肠人再舔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