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们两个应该事先对各自的地方彩礼风俗进行大概的了解。其实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是不一样的,结婚又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自然是希望可以办的好好的,不要出现双方都不愉快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你们两方父母在交谈时,你们可以从中调和,你们得事先对各自的地方结婚风俗有所了解,不能等到双方父母坐下来商量时,才从他们口中得知。毕竟你们自己心中有数了,才可以两个人事先对对口风。
很多年轻人等到父母双方坐下来商量时才从他们口中知道一些风俗,而不同地方的风俗可能会有所相悖,所以就有可能出现本来是来商量喜事的,最后却因为风俗的问题弄得不欢而散,那就不美了。因此,事先有做准备,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发挥作用。毕竟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有个好的开始总是寓意比较好的。
其次,可以在有所了解之后,委婉的向父母传达对方的习俗,也让他们心中有数,这样,让他们先在不知不觉中知晓了这些不同的习俗,等到真的商量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排斥了,这也是一种曲线救国的做法,让父母双方在潜移默化中,知道甚至接受了对方的习俗。毕竟很多时候,对于不同于观念里的东西,一开始总是比较容易产生排斥的,但听的多的,就容易慢慢接纳了。
最后,安排好时间,让父母双方见面商量。这就是重头戏了,毕竟结婚对于两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不论双方的习俗有多不同,都是要双方商量着来决定流程的。双方可以在各自习俗的内容里,选择一些觉得必须要进行的,不可以省略的内容,然后双方再进行协商,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两个就要充当着中间人了,一旦发现各自父母有不满的情绪,就要赶紧岔开话题,分散注意力。
其实这个你们两家风俗不一样,那么大概距离也不是很近,所以风俗这方面其实可以在你这边举行婚礼按你们这边的方法来就行。但是如果是女方那边的习俗是,结婚当天自己家的家人要把自己送到男方这边,并且也参加这边的婚礼,那么尽量还是以女方的习俗为准。
因为曾经有看到过,男方的习俗是结婚当天不能见到新娘家的父母或者亲人,其实这个习俗多少会有些人不能接受,可能当地女子习惯了,但是一般都很少有这类似的习俗。新娘在这一天,其实是幸福并也是很无助的,因为要面临很多你家的亲朋好友,她独自一个人,或者只带一个伴娘朋友,完全不可能应付的过来,而且也会很没有安全感。
结婚那天新娘肯定也希望能够看到养育自己二十几年的父母,希望他们看到自己幸福。也因为看到他们觉得会很安全。所以如果你们家乡有这样类似的习俗,那么就尽量迁就女方,那些什么不遵守习俗的人会倒霉或者不好的传言,其实根本比不上给自己喜欢的女生一个难忘而又幸福的婚礼来的重要。
再说到彩礼,两地彩礼不同,其实小可觉得只要你们两个相爱,而两方父母也都开明,完全可以你们自己找一个中间数,不会比女家那边的平均数底太多,也不会比你们这边的高太多。只要父母想让你们结婚相信他们也能接受。
可能你会说女朋友很难说服,其实如果你的习俗上已经做了让步,小可觉得她爱你的话,也不会太勉强你。好好商量尽量有些耐心。
就是钱嘛!看具体经济能力,和和气气的、不伤及年轻夫妻感情为上!
首先,男女双方当事人自己要认真谈妥,取一个折中的方案。彩礼只是一个形式,心意到了,双方家庭没有意见,也不需管其他外人的看法了。当然了,彩礼是女方家长收取的。必须先搞清楚女方的当地行情,因为她就是在那个地方长大的。丈母娘也需要在那个地方立足的,总不能辛辛苦苦把闺女养大了,远嫁不说,还在礼金上面亏个大本!别说女人都是小气的了,是人都觉得心里不平衡,肯定恨死你这个女婿了。所以,尽可能地不要触及这点。
丈母娘辛苦养育出来的闺女,本来就是无价之宝。你要是在那里像菜市场似的讨价还价,是佛都发火了。彩礼最原始的意义就是给她的一点肯定啊!不要埋怨她不了解你的地方风俗,因为她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别人想着自己女孩就嫁本地多好,都差点想 棒打鸳鸯了,你就别要求她老人家有这么高的觉悟了。你应该去了解她的地区,她的要求也就是普通水平,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多理解她,才会促成这桩婚事。惹怒了她,你们的婚姻就埋下了愤怒的种子,万万要不得。
当你了解她了,她才有心情来体谅你。如果你的经济水平真的不行,她也会宽容的。大部分的妈妈都是想女儿幸福开心的。但是这必须有一个时间,或者一点刺激。例如要是她的女儿怀孕了,她也急了!这就看你的造化了。
双方做下来商量按一方风俗来办,彩礼的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思,是深爱对方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