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其主要原因是李的歌词里,多部分都充满了现实的残酷,人生的感慨和人世的沧桑。青葱的岁月,年少的轻狂,听李一曲心声,感觉慒懂迷茫,未经事的年少,如何能够懂得一个老男人内心的独白。听懂已是不惑年:岁月的痕迹布满沧桑的不惑,当爱已成往事,当历经世俗的风潮,当额头更添几许细纹,当胸口的那颗漂浮的心己落下尘埃,当历过一些折磨,一些忙碌和奔波,一些找寻和失落,你突然懂了,李的词就是为你而作,唱出了共同的心声,映照了生活中的种种,那么贴切,那样真实。
年少的我天马行空,自命不凡,梦想前梦想后,想做的事就去做,不想做的事谁也奈何不了我。进入社会后,岁月和人情世故渐渐磨平了我的棱角,立足当下,身不由己,不是什么事都可以随心愿。为了钱,不得不做并不喜欢但工资理想的工作,逢人说话,察颜悦色,生怕做错事,丢了饭碗。不敢心存侥幸,时时都需要小心,凡事三思而后行,过着惊先恐后的生活。是呀,人生苦短,而立之年,就要学会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只为让心爱之人不担心,过得尽可能好一点。
很好听,可能是旋律,可能是歌词。哪里好,我也不知道。听很多李宗盛的故事,看着视频里很多人在流眼泪。就说这首《当爱已成往事》吧。是看《霸王别姬》时知道的。看电影的时候,只记得压抑,只记得哭泣。可这些都无关爱情。也或许“爱”这个字本来就不是特指的爱情吧,可这除了李宗盛本人,别人谁又能说的清楚呢。再长大,看见李宗盛在自己的演唱会上看着背后大屏幕上的林忆莲唱着歌流眼泪。年少听李宗盛,是听不懂啊。
原来在电视上的音乐频道听到李宗盛的歌,真的没觉得有多好听,听起来就是碎碎的念着。后来,直到有一天,在手机上随机到李宗盛的歌,才发现,原来他的歌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适合自己一个人去体会。那是对伤对痛的娓娓道来,对情对爱的低声吟唱,对人生去留的无奈和释怀。而且你还不会知道他下一句是唱还是说,就像是邻家的一位大叔,坐在摇椅上,跟你细数过往。如春风般去留无意,似漫天云般亦卷亦舒。
李宗盛一名优秀的唱作人,年少的我真的不听李宗盛,只是知道有个这么个业内业外都对他赞不绝口的人。听懂已是不惑人,像极了那些神神秘秘,而最后却真真切切应验了的预言。起初出于好奇,决定听一下李宗盛大哥的歌,之前实在找不到好听的歌。然而好家伙,这一听一发不可收拾。一首歌罢,即将而立之年的我,听懂了李宗盛,听懂了经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马上搜到原唱,听到热泪盈眶。
初闻不识曲中意,听懂已是不惑年这句话早就流传已久,最早主要是一些欣赏李宗盛或者他作品的人,对李宗盛的作品有所感悟的人在进行传播,以表达自己对李宗盛这样的音乐大师的赞许和仰慕,而到了后来,则是渐渐演变成一种不听李宗盛,就少了很多感悟,这也导致无数的人为了所谓的虚荣,脸面,开始跟风,让别人觉得自己很独特,很有人格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