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让自己明白这段感情彻底的结束了,内心也妥协了,仪式感是为了纪念感情的结束,为这段感情画上句号。
很多人不舍得分手,内心很挣扎,回不去的感情就是回不去了。
人都会变的,只会变的越来越陌生,越长大内心经历的事情越多,多年以后在看身边曾经爱过的人,他或许变的让自己很陌生。
仪式感是为了告诉对方,过去的事情一笔勾销,以后谁都不要在因为各种原因打扰对方,拉拉扯扯分不清的恋情最痛苦,要分就分的彻底。
很多人分手都是以短信的方式说分手,不是当面说不出分手,而是不想被对方纠缠,一个短信就可以把自己的心声说的很清楚。
如果面对面说,很多话都说不清,对方会问无数个为什么,甚至会把之间的旧事搬出来在重新说一遍。
分手要问问内心,如果是真的放下了,和《前任3》中的余飞丁点一样来个坦白局、了断局,反正已经分手了,不如把之间隐瞒对方做过的事情都说出来,让对方对自己痛恨不已。
因为相爱过,好好告别才能不辜负这些年。
就像《体面》这首歌里的歌词:“我爱过你,利落干脆。”所以也要有一个利落干脆的、有仪式感的告别再好好地面对未来没有那个人的生活,像一场重生。
曾经的轰轰烈烈都化作分手时的伤心,看似平静的生活却总是不经意想起那些相处的瞬间,倘若没有一个好的结尾那肯定会留下不可言说的遗憾。
当我看《前任3》的是虽然有感伤,但还是遗憾居多。我想大家其实期望最后孟云和林佳能够重归于好,有一个幸福的大结局。然而当我看到林佳已经是一家三口的幸福模样,终于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但愿每一个我们认真爱过的前任都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才能不负曾经的深爱和回忆。而每一次告别不是为了一味地活在过去,而是能更好的迎接未来的生活、重新追求幸福。
哪怕你的幸福里面没有我。
因为害怕自己会回头吧。仪式越是隆重,就越是回不了头了。
当然,应该也是为了证明,彼此曾经真诚过。
如果没有最后的告别仪式,观众活性炭就不会对这个故事有这么深的触动。那些被感动得掉眼泪的人,或许很多人都是因为当初欠了前任一个告别的仪式。
有的人在看了电影以后就找前任复合,怕是因为他们做不到决绝的和前任说再见。这电影触动到了他们心底埋藏的很深地对前任的感情。
意识到自己当初就这样和前任错过了实在很可惜?他们不想再错过,于是只好回头,让自己的现任变成了另一个前任。
既然想要彻底了断,如果不够狠,怕是因为感情太深厚,还是断的不干净。应该没有人会认为,他们在那场告别仪式后还会再在一起了吧?
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就好像凤凰涅槃一样,最后他们不都又重新活过来了吗?
我觉得告别应该要有仪式感吧。毕竟告别之前的告白也是有仪式感的啊!那为什么告别就不能有仪式感呢?相信很多人告白的时候,应该都是这样一个场景吧。把很多很多鲜花都给铺成爱心,然后地上点满了蜡烛,身旁有她的朋友,闺密,或者换句话来说,旁边都是她再熟悉不过的人了。然后你开始讲述你准备了很久的告白,一边说着一边看她。眼睛里写满了真诚,写满了那个姑娘。然后说完之后,静静的等待着,自己喜欢的那个姑娘的回答。开始的时候都这么有仪式感,那为什么结束了,要随随便便的去结束呢?虽然两个人不在一起了,但以前至少两人曾经好过,曾经相爱过呀。难道凭这些,告别还不能有仪式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