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际关系教授的经历:Edna:你是做什么的?“我”:我是政治科学教授。Edna:所以你想从政?“我”:不,我研究博弈论。Edna:哦哦,我喜欢“大富翁”“我”:博弈论是通过数学来模拟决策策略。Edna:唔,我数学很烂。“我”:你看过“美丽心灵”吗Edna:是那Adam Sandler发现神奇遥控器的那一部吗(不是很懂这个梗…)“我”:(叹气)虽然我也才刚入门政治科学(可能连入门都不算)但我认为许多app上的“政治理论”实在不堪入目,充其量是类似小学生的“时事读后感”罢了,也就是文笔好点。
某青年学术带头人,博导,中东问题专家。最初师承自己导师衣钵,研究伊拉克问题及萨达姆,埋头坐了几年冷板凳,终于开始出成果了的时候,伊拉克战争爆发了,萨达姆死了。该带头人毫不气馁,转而研究利比亚问题和卡扎菲,又是卧薪尝胆几年,眼看又要出成果了,卡大校也挂了。现在全校师生都在密切关注该带头人最近在研究谁,带头人苦笑之余撰文一篇:论科研工作的杀伤力。
老公研发机器人十多年了,强项是机器人控制和机器视觉。头段时间碰到位还算“真诚”的投资人和他说“就你做的东西,我找100个大学生用一年时间也能做出来吧?”老公当时无语,回德国后和德国友人提及此事,被告知此乃典型的中国商人言论。
教育界的最大悲哀在于,除了教育专家以外,人人都是教育家。这句话在任何一个领域都适用,我相信国人对专业人才的不尊重、对专业知识的漠视不止发生在教育界,医疗、媒体、生化等等都是重灾区。甚至此问题的绝大多数答案核心思想都是这一点。
我是在法学这方面的,总会有非法律从业者引用法条,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然而其背后的理论根本不知道,引用的法条根本驴唇不对马嘴,说自己看待东西理性纯粹从法律角度看,结果最后还是跑到了道德主义上。可能是自以为是更可悲吧。
我是做游戏程序的。最悲哀的莫过于,国内某些大公司的程序水平和美术水平已经离世界前列不远了,然而他们的极大部分游戏还是处于这光照效果很好了!这美术风格超级赞!这画面厉害极了!可惜,就是不好玩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