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觉得某一件事情没有存在危险、危机的时候,你就会肆无忌惮地去挑战它的底线。反之亦然!
我们在外面受到了什么委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发作出来,就会憋回家里发作!
因为我们知道,家人都是最亲近的人,哪怕对他们发脾气,把他们当出气筒,他们生气归生气,难过归难过,不会记恨自己,也不会报复自己。
他们一味地忍让,渐渐地给我们错觉,觉得家就应该是这样的,可以让自己说自己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情。如果他们不容忍自己,那就是不理解自己。
有多少人潜意识里就是这样想的?
我相信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这样的想法,外人面前各种忍气吞声、吃苦耐劳,但是回到家里,就卸下这些面具,开始对家人“暴力”。
我们不敢对外人过多地苛责,也不敢去得罪他们。是因为我们知道,外人会记恨自己,会报复自己!哪怕是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他们都会牢记在心底里,在哪天突然对你展开疯狂的报复。
这种情况让自己害怕,让自己觉得存在危险,所以更加小心翼翼!做人做事都不敢太过偏激,就是怕哪天危险突然到来,而自己毫无防备!
说到底,被偏爱的人向来都是有恃无恐的!
我们把最差的脾气留给了最亲近的人,都是仗着他们爱我们而已。今天,如果我们不是他们的家人、亲人,对他们发一下脾气,我们敢吗?不敢!
因为我们知道,他们没必要容忍,在你发脾气的那一瞬间,他们就可以一巴掌招呼过来。
对着最亲的人发泄不满,因为知道他们不会弃之不理;很尖锐地挑剔最亲的人,因为知道他们不会拂袖而去;最坏的脾气对着最亲的人发泄,因为确信他们不会心存芥蒂;
因为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人在心理上会觉得自己最亲近的会无限包容自己,所以在最亲近的人面前容易发最差的脾气。而面对外人时,却会隐忍不发。
因为在上班的时候,面对同事和上司,不管有什么脾气都不敢发泄出来,回到家之后就把这种脾气带回家了,一不小心就对着家人发火了。所以工作上的所有脾气,不要留到家。
是亲人的包容让我们太放肆。假如对领导、同事等外人发脾气,很可能损害彼此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沟通中会有意无意地注意方式方法。而“亲人”是比“外人”更稳固的一种关系,我们知道,即使言行出格,他们也不会计较、不会记恨;即使拿他们当出气筒,也能获得宽容、理解、忍耐、体谅。
因为最亲近的人才是最温和的人,只有他们能接受你的不足,让你有机会发泄,而不追究你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