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十八岁,还是个少年。那时候,我们坐在宿舍冰冷的床上,看着被防盗窗割成一块一块的天空,就在想,当林志颖甜甜的唱着十七岁的雨季时,我们十七岁时,在做什么?
从来没有偶像剧里狗血的情节,说什么擦肩而过、一见钟情、怦然心动,只有硕大的蓝色校服浸透着汗水,在书海里遨游,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的书写着,我们所谓的拼搏的青春。
红色的横幅挂满了整个学校,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直白的话语,冲击着每个人,仿佛学习,就成了我们唯一的使命。关于我的十八岁,还记得什么?只在一楼的LED屏上留下过几次姓名,带着些小欣喜,只是记得,超市里的鸡肉卷要比汉堡包好吃一点,只是记得,食堂的炸酱面和牛筋面配到一起,就是绝配。仿佛前半个十八岁的生命,都局限在那一方小小的,而又破旧的校园里。对呀,这就是我们的青春,连叛逆都没有就忽然一闪而过的青春。彷佛高考就是十八岁的一个分水岭,前半程在挣扎,后半程终于看见了曙光。那时候觉得,高考是个天大的坎,我前面的十二年,都是为那几天铺垫的序曲。还记得,高考完那天是我十八岁的生日,没有想象中的开心,充满着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
现在想想,那里有所谓真正的青春,在我们来看,不抽烟、不喝酒、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青春就不配称得上青春。
但是又有几个人的青春,会这么精彩呢?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所有人的十八岁,基本上都如出一辙,只是强度略有差别。
在最好的年纪里,就要做最好的事情,不要在未来的某一天,因为当初的自己,而感到后悔。
我想去西藏,去看一路格桑花。这种愿望,也不一定,就要在十八岁的夏天去完成。有时候现实和理想的差别便在于此,我们总是天真的以为,彼岸便是春暖花开。
十八岁的后半程,我们背上行囊,各奔远方,从此,家仿佛成为我们的一个临时暂居地,也是从这一刻开始,雏鸟终于长大,开始自己探寻那一片未知的天空。
我们都不知道,青春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腐朽的青春,每个人的青春都值得被尊重,因为,那便是你永远回不去的年少青葱。
那年我18岁,还是个少年。我背起了行囊,离开了温暖、惬意的家。
那年我18岁,还是个少年。我来到了生机勃勃的学校,我遇到了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笑脸的你们。
那年我18岁,还是个少年。我褪下了幼稚的笑脸,戴上了自以为成熟的面具。
我在陌生的校园里彷徨,在你们的欢声笑语中流连。
你在我孤独的时候走来,对着我笑成了一朵花。
我第一次,第一次遇到笑得这么好看的人儿,仿佛自带阳光的向日葵。
当时的你是鸟儿,每天都环绕着我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你将你的快乐分享给我,我只是冷漠的微笑。
你把你的伤疤揭给我看,我默默地看了一眼便不再说话。
你将你的懦弱展现给我,我却选择了无视。
你一遍遍的诉说我的无情,我一次次的表示我的不解。
是的,原谅我,原谅当时幼稚的我。当时的我根本无法理解你经历的一切,我自以为你说的一切都只是生活的小插曲,我无法切身体会你的痛苦。
那天,你给我看了你的日记,你说你将我当成了好朋友,不曾想在我心中你只是一名终会分别的同学。
那次,我还是不能理解,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掏心掏肺,还想着要别人也对他倾诉真情。
你选择离开,我选择放手。
你认为纳税无奈之举,我认为那是最佳选择。
那年我18岁,还是个少年。我遇到了一个笑得甜美的天使。
那年我18岁,还是个少年。我的天使遇到了我这个大恶魔。
那年我18岁,还是个少年。天使离开了恶魔,遇到了另一个天使。
那年我18岁,还是个少年。临近18岁的那些日子里心情是又期待又害怕,我期待着我的十八岁,象征着我的成年,我可以像个成年人一般不再稚嫩,我期待着我十八岁的那一天会发生些什么有趣好玩和感动的事。我害怕着我的十八岁,我不能再像个小孩子一般做事,我不能活在未成年保护法下了,我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自己负责了。
那年是高二,新分班不过一个学期,认识了很多要好的朋友,过生日那天给我庆祝的人真多啊。那天我中午回了趟家,全家一起吃饭,我吃到了好多美味的饭菜,家人围着我给我唱生日歌,切蛋糕,给我红包,我十八了让我更加要懂事。晚上晚修过后回到宿舍,里面站满了人,有我高一的舍友,也有现在的舍友,她们站在两个蛋糕面前,上面插好了蜡烛,我能看到她们脸上在蜡烛照耀下的每一张笑脸,我很感动。大家一起唱完歌,吃着蛋糕,给我生日礼物,我手里接过一个又一个她们的爱,我觉得十八岁真好,有她们真好。
那一年的我是在很多人的祝福下度过的,那年我的高二过得很快,那时候要考学业水平考试,虽然不是高考,但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努力,每天都拿着那几本书在刷题,我偶在窗边能看到他们抱着疑难问题奔向老师的样子,是向上,是积极。那一年纵然有遗憾,但很美好,我不后悔,那一年的十八岁。
那年我十八岁,还是个少年。
这句话当开头是挺不错的,让人一看就很想把文章读下去的冲动,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都会度过十八岁,都会有那么一段塞满了欢乐亦或是些泪水的青春。而感情这个东西是最容易引起人共鸣的,也是让女孩子容易掉眼泪的东西。写好文章并不难,这个世界有文采的人多了去了,而关键的是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够不够引起共鸣。就像我们每个人去看电影一样,有的电影直抨你的内心深处,易宣渲泄出平常不易表达的强烈情感,到了结尾,还依依不舍。而有的电影,让你感觉白白浪费了两个小时的美好时间。但是有些人会说,我感觉我没故事啊,我的青春好像就是那么迷迷茫茫地过完了,死于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或者说自己当时年少气盛,挥霍了那段日子......
可是,怎么可能没故事呢?谁都有,而记不起来的少年们,你的那段记忆只是被你“装”进了一个盒子,而打开那个盒子的钥匙,亦或是一个人,亦或是一句话,一首歌,一个于现在的你陌生而熟悉的地方。 对大部分女生而言,那段日子大概是一个曾经很喜欢的男生的剪影,而对于男生而言,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十八岁的少年,当时你的耳机里放着谁的歌呢?你的本子里又藏着多少秘密?那群死党现在还在与他们联系吗?你会不会在某阵风吹来的时候,想起某个人?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要以这个为话开头写的话,首先你得要过了十八岁那样才不会算是欺骗消费者,哇哈哈,然后呢,要以这个为开头写一篇故事的话,首先你先要吸一口气然后呼出去,然后想想十八岁的你都干了什么,回想起以前发生的一点一滴,想起那时候陪伴你们的人,想起那时候你最喜欢的人,想起那时候你影响最深刻的事,想起很多很多,那夕阳西下 余辉落在跑道时,留下你的那个他或者她的身影,我们曾经以为十八岁真的什么都没有,但经历过十八岁之后才懂得十八岁才是最好,才拥有最多,十八岁那人那景,都是我们不能忘记也不能回去的,那时的那时就真正的成为了我们的回忆,回忆是伤,回忆也是糖,想起那些东西总是莫名其妙的冲动,莫名其妙的开心,莫名其妙的回忆,用那些年我18岁,还是个少年为开头写一段故事的人,一定要有足够感动自己的故事,一定要有足够自己回忆的故事,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才能想起以前的青春年华,每个人都有自己创造的故事,也有说故事的权利,真正的的故事是用自己的心去诉说的,里面包含着太多的感情,一定是我们都难以忘怀的故事,用心说故事的人,也真正的能够感染到对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上帝都给我们最好的安排,做一个有故事的人,才能说说故事,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才能更好的书写文化,一切,只因为喜欢,只因为我还年轻。
那年我十八岁,还是个少年。
我平凡的外表下有着不平凡的生命。我坐在高中课堂上认真地听着课,同桌的男生趴在桌子上打瞌睡。老师用眼神意会我叫醒他,我用笔戳了戳他,他却把整张脸都埋进了臂弯,嘴里还叨咕了两声什么。
下课的时候他醒了,我有些生气地跟他说,老师把我们调在一起,是让我带你学习,你还总是睡觉。他慵懒地眯着眼冲我笑,他说那你做我女朋友我就不睡了跟你学习。
我真的有点生气了,滚蛋!
他嘿嘿笑着,然后起身向教室外走去。我问他你干嘛去快上课了。他说,出去玩去。
之后他仍然上课睡觉,下课逃课,我也懒得管他,毕竟老师都快放弃他了。一次周末,他叫我出,用自行车带着我顺着公路骑。他歪过头对我说,我想跟你考一个大学,上大学追你你说你同不同意?
我又觉得好笑,我说,那你先考上再说!
后来他再也没上课睡过觉,我们之间有些小小的暧昧,他也以我给他讲课这一理由送了我很多小礼物,这种暧昧关系一直延续到上大学。
我们在一起。
哈哈哈,怎么可能!
那年我十八岁,平凡的外表下有着平凡的生命,拼命地学习也只是中等生,没有什么暧昧的男生,也没有爱情。
然后我考了一个垃圾大学,开始认清了现实,想象不代表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