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小敏来自农村,她是家里的老二,那些年父母想法设法的要生儿子,为了生她弟弟把她的户口挂在亲戚家,她和她姐姐都没上过大学,她曾说她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她弟弟结婚成家过日子,为了拿彩礼补贴弟弟。她跟父母的关系很不好,现在过年都在外面过不回家,父母怕她跟别人跑了拿不到彩礼钱,就装病骗她回去,回去后直接把她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人,让她心寒,她说这辈子都不会原谅父母。
我邻居程阿姨说她生了一儿一女,以前重男轻女,但是现在平时嘘寒问暖都是女儿的事情,只有要钱时儿子才想到有这个家。我本以为那些被区别对待的女儿会埋怨父母,发现他们才是守候在父母身边的人,或许是个例,既感动又让人心疼。
发展到我们这一代,或是下一代,或是下下代,这些拜拜的风俗说不定都没什么人去做了,取消了,所以在我们这一代中,多数是喜欢女孩的。但老一辈这种封建的思想很难根除,那苦的就是我们这一辈创新的人。
重男轻女的人最后都会把自己的儿子惯坏,从而疏忽了对于女儿的爱,让女儿伤了心,当自己需要女儿帮助的时候,可能就不会那么的尽心尽力了。
可能走到另一个极端性格要强,说实话,这些伤痕不可能消除,随着成长可能会慢慢软化,尤其是结婚以后,心理学有无数案例,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很可能伴随一生。
很多人重男轻女,生了女孩以后就觉得女孩不好,不喜欢女孩,等到他们老了之后没有儿子却有了自己的生活,根本不管他们,这个时候就后悔还是女儿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