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回家长时间在外的我是小宝贝,说天天想我,催我回家,好不容易决定要回家了没事就给我说天气变了,注意别生病,回来带件厚衣服路上穿,空调凉,没事提前备点东西路上吃,总之就是千叮咛万嘱咐,好不容易回家的第一天,出门迎接,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第二天,在家陪我不出去打牌跳广场舞了,第三天,问我还吃晚饭吗,她减肥一般都不吃的,因为我才做了两天的饭,纳尼?这是让我吃还是不让我吃,第四天,怪我起床总是太晚,衣服不收拾家务也就算了,衣服脏了也不知道洗洗,第五天,你看你在家成什么样了,不是吃就是喝,不是喝就是睡,睡醒了玩手机都不出去,这样就要废了,第六天,几乎已经是懒得理我了,并且问我打算什么时候走。好吧我就知道。
从初二和他做同桌不久就感觉喜欢上了他,我们上课聊放学也在qq上聊,我们还关联过qq,互相知道对方的qq,他会登我的,我也会登他的,冬天我会带暖手的热水袋去我右手他左手我带东西去吃他也会吃几乎每次去学校的时候我骑电瓶车他骑自行车我们都会在拐头遇见然后车停一起去班里班里的同学还说过我们,后来由于老师给我们调座位从调开座位的那一刻起我们再也没说过什么话,但是那种喜欢的感觉越来越浓,但是我不自信,不知道他喜不喜欢我不敢跟他表白就这样初中毕业现在我已经高三了前一段时间的一个晚上我突发奇想的创了一个小号跟他表白结果他拒绝了他说了一句那就很遗憾啊然后我说了一声恩。
关于“被嫌弃”,这个我自身是没有经验了。从小被娇养大的。按照个人的看法的话,真正被家人“嫌弃”,对于子女本身伤害真的很大。子女从小到大,身边最亲近的人是家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是从父母开始的,若是从家人身上感受到了这种不被看好,不被在乎的不良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内心也会变得压抑、自卑、缺乏自信、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若是缺失了家人的认可,关爱,极大的不利于个人健康成长。
相对于外人而言,父母的态度对孩子影响更大,父母不喜欢的孩子自我认同更差,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个女生特别爱说大话,说家里有个活鸭子进去烤鸭子出来的机器。那时候大家疏远排挤她,嫌弃她身上的怪味,长大了才知道父母很嫌弃她,在家里没有地位,可怜一点小小的虚荣心还被群嘲,那么小个孩子没有正确引导,后面的三十年据说过得都不好。
最有话语权了,因为回家不到三天就会被从头到脚的嫌弃,出门没钱,居家被嫌,感觉哪哪老爸老妈都瞧不上眼,各种被嫌弃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在外的时候感觉自己挺厉害的,啥啥都难不倒,回家就感觉自己是个巨婴,啥啥不会,被骂得稀里糊涂,但还是会想家念家,已经在外工作两年了,还是喜欢被嫌弃的感觉,这样会有家的感觉……
我感同身受。小时候换牙的时候总喜欢舔牙龈,搞得牙齿一点都不齐。我很清楚记得我爸说,像你这样的,以后去当兵,肯定得先修牙,你看你那大板牙。难看死喽!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开怀大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