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可见的肉体摧残的家庭暴力行为,家庭冷暴力更多的是通过暗示威胁、语言攻击、经济和性方面的控制等方式,达到用精神折磨摧残对方。这种方式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会使对方接近崩溃,同时伴随着的是婚姻的隔阂与不信任,最终导致婚姻的结束。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家庭暴力时候,多是男性针对女性,而在家庭冷暴力事件中,男女双方都有可能成为实施家庭冷暴力的一方。尤其在男方事业失落,压力大的时候,女方对其的冷暴力行为,危害程度远远要大于暴力。所谓“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态度冷漠、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非正式暴力行为。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夫妻双方都是冷暴力后的受害者,两败俱伤。往往还会不经意地让家庭冷暴力漫延至家中的小孩,对下一代的伤害更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伤害之大是无法预计的。
这种暴力一般表现在夫妻之间矛盾虽不诉诸武力,但却通过暗示的威胁、言语的攻击,在经济上和性方面进行控制。彼此有意用精神折磨来摧残对方,使婚姻处于一种长期的不正常状态。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在某种程度上比肉体的伤害更可怕得多。处于家庭冷暴力中的人大多有委屈感、被控制感,感情变得脆弱易激动,心理上常常处于孤独状态。
关于冷暴力,社会上的说法有很多。那么究竟什么是冷暴力?是言语上的谩骂攻击?精神上的漠不关心?还是性生活的冷落拒绝?观察记者根据长时间以来对这个现象的关注,从“冷暴力”的字面意义上将其拆解成了三个内在含意,即“冷酷”、“暴戾”、“杀伤力”。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会失守于情感婚姻的阵地?这个令人震惊的数据背后究竟藏匿着怎样令人震惊的事件?家庭冷暴力究竟体现在何处?为什么说高知家庭冷暴力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们每天几乎都不说话,我有时想和他作一些沟通,可是他却一副冷冷的样子,我的话根本就说不出来。如果再 这样下去,我的精神真的要崩溃了。”这是一位正在遭受“冷暴力”伤害的中年女士的诉说。
冷暴力当然属于家庭暴力,而且因为它的隐密性,更容易令受害一方痛苦万分,更主要的,往往施暴方在外面表现良好,是大家眼里和气的好人,但他们却在关上家门后变了脸。应该说冷暴力大多是对受害人进行精神折磨,或用恶毒的语言进行人身攻击,或采取冷漠的方式以达到自己的变态的满足感。可惜的是,现在冷暴力因为受害人身体没有伤痕,所以往往被大家忽视。要知道有时冷暴力更伤人,长期遭受冷暴力的家庭成员,极大可能产生厌世心理,加上这个情况又得不到外人理解与同情,往往最终选择自杀,一了百了,以达到永远的解脱。
最伤人,前夫就是冷暴力彻底把我逼走了,为了一个还没离好婚的女人,我们十五年没有吵过架的婚姻彻底瓦解,我知道有错,但是我改了尽力了,他为了等一个没离好婚的女人都不愿意等我,我恨及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