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27了,快三十而立了,但是你的几个选择看到的都是你妈妈的声音,而不是你自己的声音。你妈妈同意你当老师,因为轻松,你妈妈反对你当律师,因为太忙了。你的人生应该是自己决定的,而不是你妈妈替你决定的。盲目听从妈妈的话不代表孝顺。相反,你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学术研究,并且之后把这件事做得特别好,取得成就证明给父母看,你有多优秀,你可以把自己热爱的事业做得多好。事业有成之后,一方面爸妈也会欣慰,一方面你也可以好好孝顺爸妈。
想清楚到底要不要读博,自己读博是为了什么,与未来规划是怎样的链接。全面了解读博。了解它的好,也要了解它的不好。知道读博的所有风险,并且知道自己可以从容面对这些风险。知道读博必定需要牺牲的东西,并且同意牺牲这些东西。知道自己即使读博时候遇到了最差的情况,也依然能够游刃有余处理,不会遭受很大损失,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损失。
找到自己的兴趣永远不晚,年龄不是问题,既然来到了这个世上,为什么不好好活一把,拼一回。有什么过不去的,只要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回过头发现这些都不是事。关键是找到兴趣爱好。有的人一辈子浑浑噩噩的活着。你现在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不觉得这是个好现象嘛!赶紧规划好自己的方向,然后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必然收获满满!
目前我26岁,女生,已婚,刚考上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我是16年读的,18年毕业专业硕士生。那一年,选择武大,没考上。反思的那段时间里,想清楚了很多事,也非常坚决的作出决定,一定要读博,然后再准备一年就考上了。毕业那年没考好,是因为我对读博之路没有深刻的认识,过于单纯同时又有很多担忧,因此决心不够。
比如本科毕业20到22岁,硕士毕业在24岁之前,那么读博的成本没有特别大,但是也不会是很好的选择,因为你迟早要重新面对就业,选择和未来的问题。且如果在这个情况下,您已经超过25岁了,那么确实不建议读博士,尤其是女生,因为25岁对于女生来说做出一个合理的人生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也担心自己的年龄,纠结明年到底是要转博士,硕博连读五年,还是去另一个学校读,但是那样又多两年,真是愁死了,想想年龄,觉得实在对于女生的我来讲,有点伤啊,但是我也看到我师姐的舍友,86年的,当了5年大学老师又回来继续读博,明年去剑桥联培,也觉得她都可以忍受,我们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