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
相互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
交换原则
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人际交往是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
自我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投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此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平等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总要有一定的付出或投入,交往的两个方面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必须是平等的,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
相容原则
相容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指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要做到心理相容,应注意增加交往频率;寻找共同点;谦虚和宽容。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只要干事业、团结有力,做出一些让步是值得的。
信用原则
信用即指一个人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从而取得他人的信任。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要做到说话算数,不轻许诺言。与人交往时要热情友好,以诚相待,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做作,要充分显示自己的自信心。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赖.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就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取别人的信任,产生使人乐于与你交往的魅力。
理解原则
理解主要是指体察了了解别人的需要,明了他人言行的动机和意义,并帮助和促成他人合理需要的满足,对他人生活和言行的有价值部分给予鼓励、支持和认可。上述这些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处理人际关系不可分割的几个方面。运用和掌握这些原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
人际关系应以建立实际有效的关系为准则,而打造优质的人际关系则需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一、注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与实意。
关系形成是建立在好感的基础上的,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热情、友善和欣赏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做到让自己对对方的想法感兴趣,发自内心地希望从与对方的交流中学到新知识。
二、在倾听中鼓励,在鼓励中提问。
学会倾听是对人起码的尊重,合格的倾听者可以清楚的表示出自己听清楚了对方的讲话,并可以鼓励对方继续发言,在适当时候还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抛出问题,保证沟通的互动和延续。
三、谦虚可以让人际关系走的更远。
谦虚可以是在交流中坦率地承认自己的缺点和犯过的错误,也可以是当对方向你征求建议或寻求帮助时,表现得亲切积极一点,这都有助于让对方乐于与你交往。
四、多给予对方帮助。
有时你可能无法提供给对方他想要的东西,也不要着急拒绝。你可以向他提供自己的头脑,一场开放式的头脑风暴,也就可以帮他们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让他们觉得能够从交流中获得收获。关键在于尽可能去付出和给予,不要老想着能从中获得什么回报。
五,要期待与对方的下一次会面。
每一次的交流结束,都要向对方表现出对下一次会面的期待,要知道有预期的会面质量会更高。就算之前的会面是失败的,也应礼貌性地说:“虽然这次没能达成合作,但还是很感谢您百忙之中抽时间与我见面。如果您有什么其他想法,或者需要,欢迎您随时联系我。”
无差别对待,是人际关系的大忌。
为什么大家都讨厌中央空调型的好人?就是因为无差别对待呀。节日的时候,你收到对方的一份精美礼物,一些深情款款的话语,一种聊天的那份自在,惊喜极了,觉得这份情谊值得珍藏。结果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才发现对方跟谁都送的是一样的礼物,一样的话语,跟谁都一样自在,同种款式批发一打,人手一份。
顿时索然无味。
还有每逢节日时候,随手发送的群发短信,有的转发时,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改,就一键发送。群发短信不但浪费话费,也完全没有意义。短信本来是问候是关怀是朋友间的情谊,却透着不走心。
有首歌叫什么来着:我们不一样,我们不一样…
每个人都希望真心对待朋友时,也希望对方能用真心回馈自己,都希望自己在对方心目中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都希望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比别人多一丢丢。但是中央空调型的好人,就是遵循人人平等原则,无差别对待,对所有人一样好,雨露均沾。
这样的感情如同鸡肋,像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没有温度,没有热情。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一起交流!
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而这都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同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一代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新人。
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社会和各种组织的生命力增加,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而且要求拥有健康的人际环境。良好人际关系,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产生很大的好处。
有利于促进个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全面发展。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时间久了,会把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原则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来调节自、支配自己的行为,获得正确的社会文化规范和社会角色,从来来提高个体的素质。
人际关系这个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率先提出的,也被称为人际关系论,193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约创立。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1、人际关系表明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2、人际关系有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
3、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人与人交往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