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明确的是一个人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出发点是好的,每个人都希望留给别人比较良好的印象,但是难免会遇到很多负面的评价。我们需要清楚别人对于自己的负面评价究竟是别人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有时候自己的确有些问题和不足,让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反馈,但还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挑剔的人,别人都没有给过自己这样的平均,唯独这个人把自己评价得如此不堪,那就考虑是不是对方的判断与常人不太一致,这时候就需要保持淡定,不要因为个别人对我的评价影响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来增强对于自我的评价,也就是增强自我确认感。自我确认感越强烈,面对负面评价越容易保持镇定。当然自我确认感的培养类似于自信心那样,不是一日建成的,需要一个过程,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好话,通过自我确认可以逐步增加自信心。另一个极端就是过度的聚光灯效应,也就是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产生了过度的自信,害怕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关注。这样的态度也会导致一些不好的情况,可同样比较难以改变,只有经过一次次的锻炼和挫折,可以使得自己静下心来思考,对自己有重新的认识,每个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都会有自己应对的办法。恐怕最淡定的一种境界就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了。
这个问题让我很纠结 出世入世如同拉锯战一样拉扯着我 在别人的印象中,我说话不分场合,对人不够热情,不顾及别人。总结一句话,大大的二傻。我无法辩驳,因为我知道,这的确存在。到了25的年纪,我知道自己要承担责任,要交男朋友,结婚。要照顾家庭,而身上的素质不足以让我撑起一个家。父母很失望,一遍遍在我耳边唠叨我的所有不和社会交际的地方,搞得我越来越没有信心。潜意识里感觉自己的确没有一个地方行,一颗易碎的琉璃心。但另一个方面,太过的自我又让我知道言论虚妄。你愿意相信什么,便会看得到什么。你特立独行,别人说你不合群,你太过自我,别人说你孤僻,自私。为了自己而活,成为自己,终究逃不了别人的谴责和非议,循循诱导有之,犀利毒舌有之,鄙视嘲笑者有之。而不想与人争议,争执的性格,在别人看来又太多懦弱,没有魄力,好好的老实人一枚,好欺负。心灵的力量终究薄弱,千锤百炼方能成刚,在我们迷惑困惑的时候,总是想要让别人指教一下。但是看了这么多的答案,拉锯战还在持续,充斥着别人的声音,让你知道各种思维,最终沉淀在你脑中的分析判断和选择,才最终决定你的路。2个字:慎独。希望自己也能做到这2个字。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大脑不会放松,当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的时候是止不住思考东西的,在人际交往的场合就表现为“想得多、在意别人的想法”。至于那些情绪什么的,都是治标不治本,只能解决一个场合的问题。其实一个很简单的检验方法,你可以试一下,“特别在意别人想法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无缝切换到做高等数学题目的状态”——如果是的话,那其实就说明你大脑处在“超频”的水平上。当然,你可以把“高等数学”换成任何一个高强度的劳动作业,比如读论文,考试。所以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本源,其实在放松自己的大脑——不用时时刻刻都保持着生死时速的状态。至于怎么放松我很多回答都说过了,交给感受,五官感受,听声音,看光影,抚摸东西都可以,去感受的时候大脑就不会陷入高强度理性分析的状态。说到底还是不会用自己的大脑。
在意别人其实应该是个好事。可如果没有强大的承受能力,多半会变得心力交瘁,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意见;即使事情做的非常好,还是疑神疑鬼别人会有意见。这种承受能力不是一两年可以炼成的。心灵原本是块铁,百炼才能成钢。我觉得题主可以试试找一种发泄的方法。对,就是发泄。这其实是老生常谈,但是效果相当好。比如我就在qq群、论坛、知乎这样的地方用不同的言语针对一些人和问题展开进攻,qq群是我言辞最犀利最尖刻的地方,知乎反而最温和。把你内心阴暗的想法、过多额压力转化为逻辑上的强势、道德上的优势,尽可能的把属于自己的想法宣泄出来,先别管对不对。
曾经我也为社恐和过于在意别人看法而痛苦不堪,想去求助心理医生,自己看书查疗法。但出来工作后一点点被虐,发现不管你做到多好都会有人在背后吐槽,发现不管你怎么友善都会有人看你不顺眼,一直在乎这些事情是要痛苦死的。还有除了家人之外,也没谁在乎你那么多,有时即使是家人也会忘记你的事情,是你自己放不下。那就随便说吧我不care了 ,终于知道别人有负面评价,并不应该把错误全都归到自己头上来,也放自己一条生路,现在依然有些焦虑,但已经好多了~
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过于在于外界看法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自己早期童年并没有的得到认可。自身有些自卑,受打压的成长。习惯性的害怕外界的关注。大家都说了很多心态的调整,但是我知道我们这种只能通过不断的做好一件事,提高认同感才能克服。我们对于未知的害怕。对已自身的完美幻想过高。对于外界没有掌控感,触不及防。了解这些根本原因了我们就要试着接受自己从小事收集肯定,收集快乐吧。你会发现生活可以那样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