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之所以会一直深陷于痛苦的泥潭之中而无力自拔,一方面是因为情商不高,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情绪惯性。
情绪和思维模式一样,有着很强的惯性。就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对自己是什么样的感情,长大了依然是那种感情,因为他已经习惯了。
比如说他小时候恨自己,将来依然会恨自己。除非他翻然醒悟,或者是偶尔读到了我的文章。
一个人为什么会恨自己?这和父母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一个小孩感觉到父母一直不爱自己,他会理解成:爸爸妈妈都恨我。
然后他就会学着恨自己,因为他坚信,爸爸妈妈永远都是对的。
一个人恨自己会到什么程度?我以前认识一个年轻人,他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流浪汉吹萨克斯风的片段,非常羡慕,就花了半年工资买了一台萨克斯风。因为他觉得那个流浪汉像个人,而自己不像人。他希望自己能够学会萨克斯风,然后变成人。
可是学上一段时间他就放弃了,因为他的目的不纯。他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变成人,他并不是真的爱音乐。当然,他也不会爱,不懂爱,因为他连自己都不爱。
后来他在街上看到别人吹笛子,他也买来学。看到别人弹吉他,也买来学。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变成人,变成一个正常的人。
如果父母对孩子非常的溺爱,从来不会逆他的意,更不会打骂他,那也是非常危险的。我前面说过,一个小孩小时候对自己是什么感情,长大了还是什么感情。而他对自己的感情,取决于父母对他的感情。
如果父母过分溺爱他,从来没有恨过他,他也会过分地溺爱自己,从来不会恨自己。从而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长大后会狂妄自大,以啃老为职业。
凡事都要掌握好度,物极必反。在确定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表现出生气,让他知道,前提是他的确故意犯了原则性的错误。
如果是因为他的无知或好奇而犯下的无心之过失,父母把他给收拾一顿,就会将他探索世界的欲望给扼杀在摇篮里。为了讨取父母的欢心,他就只好努力地模仿僵尸了。
言归正传,情绪的惯性非常大,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给自己踩刹车。
推荐一个冥想方法,让自己全身的肌肉放松,大脑空白。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用慢节奏的方式做深度腹式呼吸,每天入睡时做十五分钟。
情绪就像是一台车,她也需要保养。
这时候人的理智和肉体全都卸下了戒备,他们坐下来了。情绪也会坐下来,会告诉他们,自己为什么抱怨,为什么痛恨。
怎样判断自己的情绪是否有问题呢?情绪只要伤到了自己,或者影响到了自己的身体和理智,那就是出问题了。情绪一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理智追求人类共赢,身体只要满足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