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年开始,我忘记了很多事情,唯一能记住的,就是我喜欢桃花。其实还是忘记了,我最喜欢的,是站在桃花树下的你。”
我这辈子最可悲的事就是爱上了一个女人。
一个开始可以嫁给我但是后来嫁给别人成为寡妇的女人。
更可悲的是,我为了她死了两次。
有人说,遇见一个人的机会是缘,握得住这机会才叫分。
可惜我们总是有缘无分。
最初遇见她的时候,我还是那个上树捉鸟摔盆打碗的沈家二少爷,以为世上没什么是我得不到的,包括那个被卖进来的丫鬟。
可是我错了,当我看见她宁愿被打也不愿意当我的小妾,宁愿逃走也不愿意在沈家的时候,我就知道,我错了。
可是我舍不下面子去认错。
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嫁了别人。
而且我不得不承认,她嫁得很幸福。
我用了很久终于接受了这样的现实想要祝福她的时候,她成了寡妇。
可即使她是寡妇我也想跟她在一起。
当我无数次想起,我们去迪化的路上,她扬鞭放跑了我的马,在一片暖阳里笑了起来。
漫天的花雨洒下,她的笑容飘飘渺渺,隔着一层我看不清的温柔。
从那时起,我看到轻巧落地的花都要忍不住回想,那样的一个晴天里,那样的花雨,和那样的她。
世间各人都有各人的机缘,只是我不是她的机缘罢了。
在我们相识的许多年里,我们总是行差踏错,每一次已经握住了彼此的手,却总是要被迫分开。
哪怕是我为了她,失去了那么多。
哪怕是她为了我,放弃了那么多。
作者:杨依凡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34678/answer/244243257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但我们,总是差了一步。
我曾做过无数次的美梦,梦里她凤冠霞帔,巧笑倩兮,跟我说她要嫁给我,要跟我在一起。
我笑着醒来,却发现枕边只有冰凉一片。
我知,我知,都结束了。
在家破人亡之后,在物是人非前。
人生不止有儿女情长,还有家国大业,我想让中国变强,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有人重演我这样受制于人落后挨打的悲剧。
此身心已死,我早已别无所求。
留给她此生最后也是唯一一吻,我推门出去的那一刻还是幸福的。
我爱的人也爱着我。
此生无憾。
王世均篇
“虽然我很喜欢她,但始终没有告诉她,因为我知道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习惯,而我的习惯是追随。
追随着一个女人,也是我此生唯一的光芒。
初遇的时候,她睁着一双大眼,脆生生地问我能不能给她爹捎个信,还要给我跑腿钱。我看着她那双眼睛,不知怎么就答应下来,没有拿那几个铜板。
后来我知道,她是吴家新来的丫鬟,聪慧机敏,满脑子的天马行空。
再后来她成了学徒,对于做生意竟是天赋过人。
我像是向日葵,她就像是太阳。
那时我以为,我可以把她讨来成亲。
只是还没等我行动,她就成了少奶奶。
跟着少爷做生意,竟是分毫不差。
我曾经听人说过,当你不可以再拥有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
我要把她记在心里,永生不忘。
只是没想到,少爷突然离世,更没想到,我被人下了药。
神志不清之间,我知我唤的,是她的名字,可我们之间远隔山海,如何如愿。
只当这是一场梦吧,梦中我尽可以把她拥入怀中。
可是清醒之际我才知,她被人引来,我们被人诬陷通奸。
我本可以否认,但有人以我娘的姓名威胁,我不能不顾。
看着她不可置信的模样,我心虚自责,愧疚难当,可是我没得选。
我能做的只是还她清白。
于是我去找了赵大人,把一切陈情,再回吴家的时候发现她还活着,我不敢相信又万般庆幸,恨不得把她拥入怀中,但我看着她的眼神,就知她不会原谅我。
没关系,只要她活着就好。
我去给她磕头道歉,却不想她竟会原谅我,我以指为誓,此生追随。
人的一生其实比想象中短,所谓情爱,也不过是虚幻。
每个人都会坚持自己的信念,在别人来看是浪费时间,自己却觉得很重要。
我的信念就是伴她左右,此生无改。
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会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这一生这样短,能这样陪着她,真好。
千红篇
“郎心自有一双脚,隔山隔水有来期。”
我是千红,“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的千红。
连名字都透着这么一股子凉薄,我觉得我的凉薄是很合时宜的。
身为一个以色侍人的女子,最靠得住的是银子,而不是男人。
这个道理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
一个男人肯出两千两听你唱首小曲,不见得是真的喜欢你,但是应该不太穷。
我知道沈星移未必爱我,但他说要娶我。只要能离开春风十里,我不介意嫁给谁,更何况这沈二少家财万贯,英俊潇洒。
所以我第二天就去了沈家,只是可惜,不过酒后醉言,空欢喜一场。
再后来相遇时,我已经是土匪韩三春的压寨夫人。
饶是我在风月场浸淫这么多年,自诩看惯秋月春风,却不看不懂韩三春对我的爱慕。
我以为不过是一时的兴起,我以为只是我年轻貌美,我以为是春风十里惯常的戏码而已,却不想,自己早已在这样天长日久的怜惜下泥足深陷。
直到官兵攻寨,我才发现,我不想他丧命,我还有无数春花秋月想跟他一起看,还有无数戏曲剧目想唱给他听。
我不是大家闺秀也不是小家碧玉,矜持这东西对我来说毫无用处。
喜欢就要抓紧,这是我这么多年来得来的经验和教训。
我看着山下的他突然觉得,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要轰轰烈烈,真正的适合是习以为常。
原来我一直都身在红尘中,只是等着他来救赎。
(杨依凡公众号:【返璞还真】)
先来讲王家卫的风格,可以从他的电影看出来,他的风格是这样的,没有过多的情节起伏,从头到尾就只讲了一个小故事,人物也很普通,但是人物情感及其饱满,会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用王家卫的风格来写《那年花开月正圆》,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周滢和老爹行走四方,到处卖艺,年少不知人事,不曾碰得这一坛污水,碰见了温文尔雅的吴聘,以为这就是一辈子。哪知生活从不遂人愿,把吴聘从她的身边带走,让她独自一人面对这江湖险恶。周滢承担着自己无法推卸的责任,像一棵树一样生长,她必须面对着道德的指责、亲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她和沈星移因为仇恨而相识,也因为仇恨而相爱,但是这次她爱的人还是为她而死,她最终成了自己的天。
她从江湖中来,到江湖中去,像是一位女战士,身披戎装,踏破猎猎风尘,尘土背后,你看她的眼睛里,有隐隐的光芒。这滥滥的万里风情呐,不及茅屋三尺炕头。
1902年5月17日8时43分20秒,我去看了周莹,但没有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