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安慰别人的时候,总是去精选华丽的语言以及开心的事例,用温柔的语言去抚慰别人。有时候我们所安慰的需要都没有说到对方的内心深处,我们只是在开导对方心情上的好转。无论是否真的起到了安慰作用,我们也尽到了安慰上的努力。这时候我们给自己的感觉是做到了安慰别人。我们在安慰别人之时,是千方百计的让对方去理解,去包容,去放下。
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但是现阶段自己的阅历和磨练还没能很好地将这个敌人击退,很多很多的事情我无法自己去做决定,或许能但是缺乏安全感的我会用最低风险的角度去考虑。让自己不断处于一个纠结和不纠结的困惑里,不断在潜意识中跟自己作斗争。
当你作为安慰对象时,你并不在事情中,你的想法是理性的,并没有被感情控制,你可以用道理安慰别人。但是当事情发生在你身上时,你被情感控制,你的理性将被抛之脑后,你没法理性的看待这件事,你在用同样的道理说服自己,就不太可能了。
因为别人不是自己,涉及别人,开导后就完事了,真正的喜怒哀乐也是别人的,和自己没多大关系。但是自己不一样,是深陷其中的,切身利益和深刻感受是别人不知道的。所以说,道理都懂,临在自己身上,还是身不由己。拯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从多方面分析看待,你提的事安慰别人;但从安慰角度出发,如果是安慰别人的人,如果对被安慰的人和事有切身体会,或有切身利益,亦或有切肤之感,对事情做出缜密的思考,斟酌事物的两面性,分析事物的发展进程,了解事物的趋向合理性。
事情发生在别人的身上的时候,你是旁观者,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当我们遇到同样的事情的时候,是身临其境。当时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心理、思维、以极思维方式,处在非正常的心里状态下,是很难平复外界带来的强烈刺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