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生无量天尊不能简化为无量天尊
本文转自道教之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作者:寂寥山夫时间:2014-04-05
本人入玄门二十余载。记得早年间,时有世人问及“佛家有‘阿弥陀佛’为口头用语,你们道家怎么说?”答曰:“口头禅非宗教之统一模式,不必各教尽有。”那时确实不曾听到类似“阿弥陀佛”的玄门用语。但老修行们在打交道时,常以“慈悲”或“您老慈悲”应之。
九十年代初,本人云游至东北地区,常往来于关东各庙之间。当时偶尔有顽皮的小道友以“无量天尊”调侃,但若被老道长听到,总以愠色或训诫止之。由于感到新奇,我曾向道友们请教“无量天尊”是怎么回事?原来却是一个趣闻。
八十年代初,广播电台常播出某著名评书艺人所说的传统评书。书中道家人物出场时,每以“无量——佛”为口头称号。后来在一次政协会上,评书艺人恰与千山无量观许信有大师同在一组,于是大师向艺人提出建议:道家不称佛,所以“无量佛”不宜用于道家人。而艺人为了评书的需要,恳请大师解决一个类似于“阿弥陀佛”的四字用语。大师无奈,但又念其评书为世间之艺术,与玄门并无相干,遂告之以“道教尊神称天尊”。评书家触类旁通,于是“无量天尊”就这样产生了。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许大师及东北地区有威望的老道长们相继羽化归去。与此同时,社会上很多观念也在急速更新。在此“大气候”影响之下,教门内道友们的思想及思维方式也开始由原来的墨守陈规而渐渐转向了追求外相上来,对新事物的接受也就快得多了。于是“无量天尊”这个带着幽默味道的艺人用语,也从最初的“顽皮话”而渐成为“合法化”了。记得在八年前东北某道观的一次大型宗教活动中,我第一次听到了“无量天尊”出现在玄门羽士的发言中,着实令我目瞪口呆!当然潮流难以逆转,后来,“无量天尊”便迅速出现在东北大部分道友尤其是道俗之间的交往中。甚至殿堂上道友们在为香客助磬的同时,语气悠长地口称“无—量—天—尊”已成为定规,俨然世人笔下影视小说中之情状。更在此同时,关东的道友不断入关南下,因此又将“无量天尊”带到了大江南北??
去年冬天,先后有两位南方小道友以手机短信方式与我联系,总以“无量天尊”开头以示恭虔。我感慨之余,曾以专页为之训导。现将大概内容重述如下:
道教有“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称号。但如果省略掉“度人”、“福生”、“功德”,而仅保留“无量”,也就是说将原称号简化为“无量天尊”,那么还是原意吗?很显然,如依文寻意,“无量天尊”当解为“无穷多天尊”或“很多天尊”,像话吗?有这样简称的吗?其实,用此语者稍加审辨,便不难明白:“无量”是量的概念,怎能称之为天尊?
语默道:
刚刚在头条上看到有朋友在有理有据的说全真在以前口称无量寿佛,以小说为证,确实,全真派主张三教同修,所以念无量寿佛是可能的,但是仅仅是可能的,不是历史,正如上文道长所言,道教并非有这些东西,而且因为评书要讲究节奏,玄门中人出场的时候,评书为了全书节奏,只能如此,在以前明清小说之中,我是几乎没见过称呼无量寿佛的,只有后来的评书之中才有,这是需要注意的。
其实道门有一个无量天尊的称呼倒也可以,是有利于道教传播的,但是必须弄懂原意,其实我是不愿意说无量天尊,或者见人说一句福生无量天尊之类的话的,我和别人说的时候,还是希望说一句“慈悲”。
所以我希望道教的各位师兄弟们,能够正清本源,不要随机而动,守住不动,方能长生啊。
道教没有无量寿佛。
道教的“无量寿福”乃祝福善信的一个专用名词。其中的“福”字在西南地区的方言发音中与“佛”音相同。但同佛教的“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并非一意。
道教没有无量寿佛,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说无量寿佛,或者无量天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