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这部电影十分有现实意义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母亲,各自为了自己的孩子做出了自己能做到牺牲,但是都面临人生的难题。
孙芳可以为了孩子战胜一切,但是战胜不了贫穷。李捷可以拥有别的女人最好的收入,别人却说她不配做母亲。
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越来也高了,既要会挣钱,又要顾及家庭。可是,一个女人,在现在这样的社会里,将事业和家庭同时兼顾是多么难的事情,尤其是嫁了一个不怎么出色的男人。
更不要说着再这样的情况下还有活出自己。这个电影给我带来的最深刻的思索就是,女人要想幸福,首先就要爱自己。
在事业上,李捷显然是成功的,律师是很多人羡慕的职业。然而在生活中,李捷确实失败的,他不懂怎么对待孩子,他以为给孩子最好的爱创造最好的条件,这个显然是有问题的。
可是,她不懂得爱惜自己,拼命工作,甚至连正常的儿女之情也不去品味。
那么孙芳呢?她是个伟大的母亲,但是她不是一个很理智的女人。在婚姻中她处于弱势地位,在失去女儿之后从此没有了生活的希望,最后在做保姆的过程中更主人的孩子产生了感情。
孙芳是个悲剧,她始终把自己的幸福放在别人身上,结婚后放在老公身上,有孩子后放在孩子身上,老公和孩子都没有了以后,幸福也没有了。
就是那个跟孙芳一起走的孩子,她也在两个女人的影响下失去了自我,所以会对保姆产生那么强烈的感情。
电影名字叫《找到你》,我以前最应该找到不是别人,而是心中的那个自己。每个女人都应该先找到自己,然后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国庆档电影《找到你》这部电影的热映,引起了许多影迷和观众的思考。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两个母亲在现代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姚晨所饰演的是一名都市中产白领,她是业内有名的律师,出入高档写字楼,作风干练,生活方面衣食无忧。然而她同时也是一位单亲妈妈,她不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只要孩子一哭,她就头疼。
马伊琍饰演的,则是一名位于社会底层的女性,前半生经历了种种困苦,结婚当天就遭遇了家暴,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时不时遭遇家暴,孩子又不幸生了病,住进了医院,然而她并没有足够的钱去给孩子看病,结果又被人从医院赶了出来,把床位让给了别人。最后导致孩子没能活下来。
于是马伊琍开始了复仇之路,她进入姚晨家做保姆,老实本分的她很快取得了姚晨的信任。最终她顺利抱走了姚晨的孩子。姚晨费尽心血寻找孩子,终于在零零碎碎的线索中,拼凑出事件的原委,最终找到了马伊琍与孩子。
在这部现实主义的电影中,更值得我们思考的,不是两人之间的人生纠葛,而是当代女性的生存现状。如果像姚晨那样,既要拼搏事业,又要照顾家庭,势必会导致两者的失衡,变成马伊琍所说的那样“你不配做一个母亲”,可是做一个家庭主妇就好吗?整天围着孩子丈夫转,没有收入,在家庭中就缺乏话语权,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电影所描述的正是当下这个社会中,所有女性都不得不直面的问题,而这才是电影最大的意义所在。
不久前,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大热。在国庆档,同样也有这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收获了不俗的口碑与票房。那就是由吕乐导演、秦海燕担任编剧、马伊琍与姚晨主演的《找到你》,影片关注的是中国当代女性的生存困境。
姚晨饰演的是精英律师李捷,拥有光鲜亮丽的工作,同时她也是一名单亲妈妈,既要忙于职场工作,又要兼顾家中的小孩,两头奔波的她并不轻松。
好在有马伊琍饰演的保姆孙芳。孙芳老实本分,一直帮她照顾小孩,她才得以继续在职场上拼杀闯荡。然而好景不长,某一天李捷发现孙芳和孩子一起失踪了。
为了找寻孩子,李捷精神上面临极大的压力,在不断地搜集线索和寻找孩子的过程中,李捷逐渐拼凑出孙芳和自己的过往。
作为进城务工人员,孙芳无疑是社会最底层女性,遭遇家暴、孩子重病无钱医治导致早亡,失去孩子的她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希望。而李捷,她看似成功,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她是不称职的母亲,不懂得怎么关心孩子,只知道给她买吃的、用的,却不知道怎么与她相处。
而这两者,正是当代社会中女性的两种极端选择:究竟是做职业女性,还是做全职母亲。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而去工作挣钱,必定要减少给孩子的陪伴;而陪伴孩子更多的全职母亲,却没有收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不管你选择哪一种,永远都会有另一面的声音指责你,女性就在这个两难的困境中艰难生存。
朱敏为了孩子放弃事业,她热爱孩子,却被说成是没有抚养孩子的能力。 孙芳为了孩子可以放弃器官、出卖身体、从事最卑微的职业。她战胜了一切,可是战胜不了贫穷。 李捷经济优越,她本是最能给予孩子幸福的人,人们却说她不配做母亲。
三位母亲热爱孩子,无私奉献,可没有任何一个人得到世人的肯定,反而是颠沛流离,惨绝人寰。 这不是电影,这是许多中国妇女的真实写照。 女孩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自动选择了困难模式。她们明知道生活艰难,也仍然咬牙前行,以德报怨,奉献温柔、关怀和大爱。 愿女性都能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