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种现象真的存在。先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亲戚结婚以后就住在婆婆家,家里所有的事务都不用操持,婆婆给看孩子,自己和老公上班。但是婆媳关系就是处不好,经常进行冷战,就像陌生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一样,你也不搭理我,我也不搭理你。在我们外人看来,都觉得不可思议。按理说儿媳应该感恩才对,就是花钱雇保姆也应该对人家好一点,何况,她是你老公的妈妈,还是孩子的奶奶,还在给你免费做保姆看孩子。但是,与这个儿媳妇交流一下,她吐槽婆婆事特别多,还总让她儿子听她的。对媳妇总是不冷不热的,媳妇要在外面买房,她不同意也不给出钱,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实话要想处理好婆媳关系,最好不要住在一起,就那么不远不近的住着。而且,婆婆掏心掏肺的对儿媳妇,也不要求什么回报,千万不要把儿媳妇当女儿看。我的意思是说,对女儿发的脾气,对儿媳妇就不能发。儿媳妇毕竟是外人,因为没生养,所以就有距离,所以要和和气气的。作为儿媳妇也要学会感恩,纵然婆婆有万般不是,就凭他给你养了一个优秀的老公,这一点就值得尊敬。对老人不要苛求,老人给我们付出看孩子,要懂得感恩,毕竟她们没有看孙辈的义务。
某婆婆对儿媳哪叫一个好,因为这位婆婆只有一个儿子,因此想把媳妇变成女儿,整整四年,没让媳妇进厨房,什么好吃的都让给媳妇吃,媳妇也不客气,早上起床,婆婆已把茶倒好了,菜炒好了,早点准备就绪,家里吃烦了,婆婆到外面买早点,三顿饭变着做,几年下媳妇又白又胖,孙子带的白白净净,活泼可爱,就连儿媳的衣服也洗了,结果四年后,媳妇翻脸,说了婆婆的一筐坏话,然后逼婆婆回老家,老人无奈回了老家,儿媳自已带孩子,人也瘦了一圈,春节回老家,婆婆照给媳妇倒茶,做做饭,给红包,媳妇对婆婆沒一点表示感恩,不管物质,哪怕说句辛苦了都沒有,其实当婆婆的早就明白儿媳成不了女儿,因为媳妇跟自已没有血缘关厼,她有自已的妈妈,你做的在优秀在好,在媳妇眼中就是渣婆婆,沒有感情,这些好都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婆婆的心早凉了,早把女儿一词复原到了儿媳,人心换人心,换不到就转身,别看婆婆和以前一样待你,但这份感情变了,頁心变成了应付,人家当老人的不靠你养活,为啥看你脸子生活,清醒吧婆婆走出儿子家门,善待自已,过自已想过的日子。
其实,只要婆婆和媳妇,都把彼此当做自己的亲人,会少了很多的麻烦事!!我结婚快七年了,一直跟婆婆一起住,对于平时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存在很大的差别!!有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分歧,刚开始,很不适应,因为在自己妈妈那儿,自己很少会为了一些小事而发脾气,自己父母也比较了解自己女儿的性格,脾气!可是,对于婆婆,你是一个全新的所谓的陌生人,你需要给大家一个适应和了解彼此的时间!刚开始,对于孩子,婆婆老怕孩子饿着了,偷偷的给孩子喂好多吃的,而年轻人的思想是,孩子三分饿,这就存在好多的意见,经常为了孩子的问题发生口角,后来,慢慢的沟通后,充分了解了对方的脾气,选择一个对方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这样会事半功倍!!
我没跟婆婆一起住,但她以前直接打电话告诉我明天你去干嘛干嘛,根本不管我有没有时间,她是退休了,我还上班呢啊。开始我都答应,后来我就对她淡淡的了,昨天初二她又想她和公公跟我回我娘家,还不让我告诉我老公,她知道她儿子不可能同意,我不意思拒绝就答应了,后来一想不告诉不行啊,我老公得去接她们我们才能一起去啊,就给我老公说了,我老公直接电话打过去了,说初二待女婿,你们干嘛去?直接给她否了。所以不要什么都为别人做主,别人有别人的生活,把你生活的重心转移转移,别总盯着儿子一家,他们需要你的时候会跟你说的。一家人不是你什么都大包大揽,要多商量,多沟通才能和睦。
媳妇和婆婆的关系肯定不会好到亲蜜无间,但表面上过得去就算了,但有少数没良心的女儿对亲生母亲也不见得好,有的婆媳在一起生活长了,也有感情,固为媳妇的妈不在了,但有一句话我觉得有道理,媳妇不好怪儿子,如果儿子有能力,对父母也孝顺,媳妇自然也不会对老人坏到哪里去,老人一定自己安排好晚年生活,有的家庭儿子不成器,媳妇也没落到好,婆婆也是媳妇过耒的,女人之间不要无休止地斗下去,好人都让男人得便宜。
要有遵老爱幼的的好风尚,给自己下一代做个表帅,将来媳妇也会变成婆婆,这是世纪的伦回,为了家庭和睦不要说伤害的话,知足,感恩是每个儿媳妇起码的教养,希望每个家庭在新的一年有个新变化,家庭和睦,过个幸福年,让春风化雨带走不愉快,让新的一年祥和的阳光照亮每个家庭,重新有个新的开始,家和万事兴。个人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