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小时定律的缺陷
有一天,畅销书《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告诉你:“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只要练习1万小时,就有了成为领域内领先者的希望,无论天赋、无论出身。你是不是怦然心动--平凡的人生终于可以开始逆袭:立即购买格拉德威尔的图书,并且报名参加各类1万小时练习小组。
然而,真相是,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这一点,也取决于练习方法。艾利克森就在书中举到很多例子,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看似努力、其实没有成就的人。也就是说,如果方法不对,练10万小时都没有用的。
在情境中学习效率最高
多数不靠谱的成功学选择了错误的练习方式,虽说喊的口号是刻意练习,但实质并不是刻意练习。
人的学习受到情境的制约或促进。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
比如,你要学习编程,就应该在GitHub里学习,因为你以后编程就是通过GitHub。又如,你要学习讨价还价的技巧,就应该在实际的销售场合学习,因为这一技巧最终是用在销售场合中的。
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
天才还是后天?
在音乐上,“绝对音高”是个技术术语。它异常罕见,大约在每万人中,只有1个人具备这种能力。
2014年,东京的一音会开展了一项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在《音乐心理学》科学杂志上发表,揭示了完美音高的真正特性。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招募了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组织他们进行长达数月的训练,完成了训练之后,参与研究的每个孩子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尽管在正常的条件下,每万人中只有1人具有完美音高,但参加了榊原彩子研究的那些孩子,却个个都拥有。这显然意味着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只有幸运的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这项研究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完美音高的理解。简单地讲,完美音高并不是一种天才,但是,发展出完美音高的能力,反倒是一种才华,同时,我们几乎都可以分辨出,差不多所有人都具有那种才华。
这是一个美好而令人震惊的事实。
总结刻意练习是专门用于帮助人们变成他们行业或领域中的世界最杰出人物,而不仅仅是变得“足够好”,因此,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