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失败,高考失败,大学毕业即失业,这些都是我所经历过的。当时觉得痛不欲生,要死要活,现在回头看看,也不过如此。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今生再大的事,到了来世就是传说。”所以,年轻朋友们,不要活得那么丧,咱们抬起头来往前看。
第一重青年“劫”是中考失败,当时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但是成败心理还没有那么严重。无非就是觉得人前抬不起头来,刻意躲避着别人异样的眼神,好在那时候还有复读这一说,再加上自己早上一年学,算是扯平了。复读的日子很快乐,因为之前的书都读过,最后也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高中。
进入高中以后,自己就跟不上趟了,特别是偏科非常严重。具体表现就是极度厌恶数学,只要一上数学课就神经性头疼,那种感觉简直比死都可怕。严重的偏科导致了高考失败,离本科分数线得有三四十的差距,这一度让我心灰气冷,直接拎着蛇皮袋就想外出打工。
可是爹拦住了我,让我回去再奋斗一年,当时自己觉得太丢人了。但还是硬着头皮回去了,复读一年的结果还不错,考上了一所不错省内重点高校,一度让我高兴到梦里笑醒。
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让我始料未及,当时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为了考公,放弃了所有的就业机会。没成想,自己因为微弱的差距而被刷了下来,变成了“毕业即失业”的那个群体。这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我怯生生地躲在家里不肯不出门,怕别人问起自己的前程,唯有晚上的时候才出来散步。
之后,又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好在自己熬过来了,考取了一个不错的岗位。
回过头来想想,有时候失败比成功更有价值,因为它会让你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也更加磨炼你的逆商,所以我现在遇到什么事情都很淡定。你经历过最坏的,那么之后的事情便是比这更好的,不是么?
任何历劫的过程,都是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历劫之后我就要飞升上神了,这样想来可能生活便也充满希望了。
一、离家求学劫
这个其实我的体会还不是很深。2011年我求学乌鲁木齐,生活环境还是新疆,学校食堂里的饭菜也都是新疆菜。周末还能去奶奶家改善伙食。唯一有些困难的是,大学以前从没有住过集体宿舍,就怕与舍友相处不来。好在最后一个宿舍八个妹子都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此次渡劫收获到了珍贵的友情。
但是我有些朋友考到内地去求学,就面临着饭菜不合口味、离家太远很孤单的“劫数”。但是,她们有的已经在内地就业安家,去周围城市旅游也很方便。所以,现在吃的苦都会照亮未来的路呀。
二、努力之后得不到肯定的“劫”
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就会面临很多在学校没有见到过的难题。与人相处是一门学问,给领导汇报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这时候,基本都是要靠自己,因为没有人有义务去一直教你。而且,有很多看不见的委屈也都要自己默默承受。“不要和我谈梦想,我现在只是为了钱”,有多少的人虽然在工作岗位上,但是却还是无法体验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三、情感婚姻劫
女孩子被催婚的很明显,到了25岁左右家里人就开始着急给你张罗着相亲了。好像大环境下,你只有结婚生子才能过上美好生活一样。所以,很多青年人最喜欢过年,也最害怕过年。因为家中长辈会有意无意就提前结婚找对象这件事。幸好笔者有一对善解人意的父母,但是难逃着急的爷爷奶奶和姨妈们。
虽然劫数多多,但还是希望我们能从难题中找到希望,找到自己的生活。
青年节对于青年来说,不算真正意义的节日,现在用青年“劫”来定义那时候的青葱岁月,也是可以的。
上高中时候的我,就是一个骨子里面比较叛逆的人,总感觉外表和内心有着强烈的反差,如果说那时候是青春期的反叛情绪,也是可以这样理解。而那个时期的教育体制,似乎学校和老师都比较刻板和守旧,也可以用传统来形容当时的教学风气,他们对学生的要求,用四个字来形容一下就是“整齐划一”,恨不得所有学生都是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论是品质还是外观,都要用现在的词SOP来标准制式化。
对于任何形式的不同,在他们眼里都是不能容忍的,相信很多小伙伴们对于中学的回忆都有这样的历史记忆,包括不穿校服、发型不符合学校规定、晚自习不能吃东西、回寝室22点就必须熄灯,不可以再复习功课,早晨5点半必须起床等等反人类的行为。
作为学霸的我来说,这些小事真的是很让人心烦,我们来学校是学习的,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要比这些鸡毛蒜皮的事要有意义的多,毕竟考试的时候也不看你什么发型,也不管你穿什么服装,也不会去计较你几点起床,熄灯之后是不是还在复习功课,所以对抗这些事情确实消耗了很多精力,也是我觉得青年时期的各种“劫”。
好在时隔多年,终于从当年的集中营走了出来,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希望现在的学校不要再用这种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去荼毒青少年,让他们少历青年“劫”。
微信公众号:那家小哥雨翰(ID:tongyuhan6666)
年初,唐山市为惠及民生取消了中心城区环线、古冶区外环路、迁安市燕山大路南延3个项目的所有收费站。职工依法拿到赔偿金,但情绪激动:“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我突然想起了十几年前,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女同学,家里托关系安排她去了收费站。那个时候,我们都好年青。我选择了拼命生活,她选择了平稳安逸。
现在回想,这是我们俩最大的青年“劫”。
那个时候对她不是“劫”,但现在丢了饭碗,才知那是“劫”。
那个时候对我是“劫”,但现在才庆幸,幸亏这个“劫”。
那个时候我一个月只有2000元工资,和十来户同龄年轻人一起租着北京立水桥某小区50平米的房子。房子被隔断打成十余个房间。我的那间没有窗户,只有一张单人床、一个桌子、一个布艺衣柜。
因为有窗户的要600元一个月。
那个时候不舍得坐地铁,依靠走路和公交。每天自己用小电饭锅做饭带饭。一年都没有吃过红烧肉。每天上班比别人早到一小时,多学1小时的PPT和项目管理,多学一小时的专业。加班几个小时,只是为了把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每天晚上窝在小屋里读书、读书,书籍伴我度过那段艰苦的岁月。
现在,自己的年龄已经是青年的尾巴了,下个青年节就该迈入中年了,回想过去的劫难,倒也庆幸自己的坚持,才有了今天有车有房有娃有家。
说起我的青年“劫”,应该是高中时代的叛逆期。
那段青葱岁月,是一本仓促翻过的书,具体的细节早已模糊,唯余许多画面在脑海里闪现,如同一张糟糕而劣质的PPT。
记得那会流行郑智化的歌,“蓝色的牛仔裤,非要捅几个破洞,衬衫的纽扣,非要解开几个,以为露出胸膛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我曾花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牛仔服的袖口纬线,一根一根抽出来,把衣服袖子弄成毛边,我曾执拗地在头前流下很长的一缕头发,在眼前招摇,我曾不止一次地一口气喝掉一扎啤酒,唱着情歌流着泪……
大学时,我也曾经在网吧里,成宿成宿地打一款叫“星际争霸”的游戏,幻想着去打wcg,后来又换成了CS,在虚拟的世界里横冲直撞,一边浪掷着青春年华,一边幻想着功成名就,去迎娶那个隔壁班的貌美如花。
年少轻狂的我一无是处,又自以为是,到处去宣扬university就是尤你玩四年,所有悄悄努力的同学,都被我视为傻子。
后来我才发现,告诉我这句话的人,他只不过是觉得好笑,随口一说,而我却偏偏就信以为真了,还执迷不悟,我才是真正的傻子!
直到毕业时,我才发现,同学们早有了好的归属,而我却怎么也看不到未来。
时过境迁,回头展望,我还真是应了那句“谁的青春不迷茫。”
不过,还好,我一直没有翘过专业课,专业知识还算差强人意,勉强让我渡过了我的青年“劫”!
青年节,青年“劫”,想起刚入职场第一年,公司28岁以下的年轻人放假半天,自己却在公司继续奋战。
按照《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这一规定没有明确放假适用人群的年龄上限。
2008年4月,经法制办同意,“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
由于青年节和3月8日妇女节等节日性质相同,都属于针对部分群体的节日,因此,如果当年5月4日赶上周六、周日的公休日,将不另补假期。团中央有关负责人表示,上午还是下午放假未硬性规定,由各单位视情况而定。
第一年刚入职场,根本没有意识到五四青年节还要放假半天。
我刚入职场时主要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做招聘工作,金三银四招聘旺季过后,有些重点岗位没有招到位,也有些着急。于是五一过后还是继续按部就班根据日程安排工作,提前两天就通知了五月四日当天来参加面试候选人名单。
五月四日上午,公司发布通知:下午28岁以下的青年根据工作安排,有重要工作的坚守岗位,无紧急工作的可以休假半天。
于是那天下午,公司28岁以下还坚守在岗位上的年轻人寥寥无几。
不过那天下午也遇到了很好玩的候选人,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啦。
欢迎评论一起探讨~
我是职场资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众号“李小船”,欢迎关注我。职场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