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以为人生可以有更多。”
这是电影中梅森上大学时他母亲带着哭腔说的一句话,影片中体现了“时间”这一概念的转瞬即逝,母亲那句话真的代入感很强,我觉得比那些冗长的哲学理论更容易使人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生来可以做到什么?
龙应台“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拐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肖申克的救赎》接近片尾里面的一段话,也是整部电影最经典的一段话。“回首曾经走过的弯路,我多么想对那个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轻人说些什么,告诉他我现在的感受,告诉他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可是,我做不到了。那个年轻人早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一个老人孤独地面对过去。重新做人?骗人罢了!小子,别再浪费我的时间了,盖你的章吧,我不会再废话了。”请注意这一段话,看这段话的时候你最好看着电影,因为你看着主人公说这段的时候,他是多么的坦然,完全可以直击我们的内心深处。我觉得这部电影很适合那些做过坏事而感觉愧疚的人看。
未经失恋的人不懂爱情,未曾失意的人不懂人生。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合适,就是三观基本相同,你说的话我基本都能接下去。我们在一起,虽然没有什么心跳如擂鼓初恋般的悸动,但是我知道我跟你的这一生,我们能平静安稳地组成家庭。没有阶级矛盾,没有大起大落。偶尔拌嘴也就当是给平静的生活加点调料。然后养育孩子,并把维持这个家庭当成余生共同目标。最后,即便是没有爱情,相濡以沫那么多年,也早有一份亲情和责任在了。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修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寥寥数笔,道尽世间情为何物。
最后送给处于迷茫时期觉得读书无希望的你。龙应台:“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听过瞬间戳中人心的一句话就是:别人再好关我什么事,我再不好关别人什么事。这一句话突然就点醒了我,让我醍醐灌顶,让我一下子就清醒了,也深深的戳中了我的心扉。
一直以来我都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因为我一直很在意别人的想法,在意别人对我的感觉,因此我活得很累,因为我总是要满足不同人的眼光,总要去调和大家的意见,越是这样我发现我越不能满足大家对我的看法,越是这样我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也活得很累。我记得有一次我知道有一个男生非常的讨厌我,知道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崩溃的,那两天我的情绪一直很低迷,一直很难过,怎么我就成了他最讨厌的人呢,然后我想不断的努力来改善他对我的看法,无论我怎么做,我始终得不到他对我的改观,直到我看到“别人再好关我什么事,我再不好关别人什么事”直接戳中了我的心扉,让我大彻大悟,从那一刻开始我不再理会别人的眼光,努力做好自己,不断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也正是因为这样我现在每一天都过得很轻松。
我爱你。
这句话虽然经常听到见到,但是我还是会心里猛地一颤动。现在一句我爱你任谁都可以轻易说出来,但是能够做到我爱你的却是少数人了。一句我爱你,包含了太多太多。我看了一个电影,男主对女主说了一句,我爱你,女主便泣不成声,放弃一切跟男主走。我也羡慕,希望有人会对我说一句,发自肺腑的我爱你。
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
很有深意的一句话,有怀缅,有一点苦涩。可能在也见不到了,但是还是想在见一次,希望别在是互相伤害,希望是彼此和初识一样红着脸庞。
原来人会变的温柔,是透彻的懂了。
年轻的人无论男女都多少有些张狂,因为没有经历过太多辛酸,因为没有见过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原来人真的会变,五岁的时候会被糖果哄的不哭,十八岁的时候会被一只口红哄的不哭,六十岁的时候会被一句情话哄的不哭。人越来越容易满足,越来越温柔,是因为透彻的懂了。
“当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这是一句歌词,来自李宗盛的《给自己的歌》
人什么时候才会懂得珍惜时光的重要呢,说不准,因人而异吧。但我现在已经不敢再放纵自己的时间,开始学着不再拖延,提高效率,做事认真,但是我也明白,我已经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以至于现在想起来有很多的后悔。
去年冬天12.21号,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飞行员体检。当时还在上高中,一个人去了省会,也是冬天了,很冷的。空腹做了一天的检查以后,在医院体检大厅的走廊上等结果,出结果的时候我是倒数第二个,天都黑了,医生跟我说我全都过了,当时给我激动的一路屁颠地跑回酒店。
当时的要求是,只要英语再及格,文化课过本科线,就能被招了,回到学校的第一个月,我狂补英语,因为我英语成绩很差很差,但是过了一个月以后我懈怠了,提不上兴趣。高考时,分数线过了,英语却没及格。
这大概是人生中一个很可以的错失吧,原因只是我没有珍惜时间,没有努力,放任了自己。
所以每每看见这句话,心里都挺有感触,真的扎心。
爱人之间尤其是异地恋。一句“XX,我想你”或者是“XX,我感觉很委屈,特别想跟你说话,想你在我身边”等像类似于这样的话,特别是我是异地恋,这种感觉会更强烈,因为距离我们不能经常见面,再加上有各自需要努力的事情,这样下来能见面的时间越算越少。但我们的感情还是很好的,彼此都牵挂着,思念着,所以说放在平常的日子里还好,如果说有那么一个月不见面了,又遇到一些烦心事,让自己感到很委屈的事情,那种感觉就格外的强烈,听到这样的话就像被电了一样。
家人之间,爸爸妈妈大都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算想你了很牵挂你,也只是问问你最近过得怎么样。我记得有一次跟爸爸打电话,爸爸说“你都不给你爸打电话,我生气了,你不想我那我就喝酒”,当时瞬间眼泪都在框里打滚,同时还有深深地愧疚感,爸爸像个小孩子一样很委屈,真的是我会记一辈子的,那种感觉说不出来,但是那一瞬间那句话很有份量的戳了一下我的心。
面对一笔意外得到的资金,穷人存了起来,而富人用来投资。
这句话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说实话,我自己的观念和做法是属于前者的,毕竟老一辈的人就是如此做的。
他们经常是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存入最信任的银行当中吃利息。
但是最终得到了什么呢?
房价暴涨,物价飞涨,存入银行的钱几年之后价值缩水十倍甚至百倍,真是让人揪心。
这就是观念的落后而引发的恶劣后果。
货币在流通当中才能产生价值,不仅可以保值,而且还可以增值。
这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但是还有很多中国人意识不到这一点。
他们让自己的存款变为不动的货币,就像一潭死水,迟早发愁腐败甚至消失。
《圣经》中有一个例子,是说财主和三个仆人的故事。
财主离开时给三个仆人每人一份银子,让他们保管。
给了五千的赚了五千,给了两千的赚了两千,给了一千的把这一千埋在土里,要等到财主回来归还。
最终,财主奖励了前两位,而惩罚了最后一位。
这不就是关于投资的最浅显的故事么?
公元后才成书的新约圣经就已经有这样的例子了,难道不值得人深思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