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以为大学生活是完美的,是精彩的,是绚丽的,是多样化的,可是从我进入大学开始,我觉得大学在我的想象中与现实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大学没我想的那么好。大一大二的大学生活还算是可以的,最起码还算是充实,可渐渐的,我觉得大学生活变得越来越孤独了。
原本我们宿舍有六个人,其乐融融的大学宿舍生活就是在这里开始了,我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我们有聊不完的话题,我们总是会再宿舍爆发出一阵一阵哈哈大笑的笑声,我们一起去逛街,一起去市区吃一餐好的,一起每周一聚,每次都时不时深夜卧谈,那时候我们的感情真的可以用如胶似漆来形容了,我们真的超级好的,可是渐渐的,我们宿舍变了,有一个搬出去住了,因为她谈恋爱了,男朋友在外面租有房子,她鲜少回来,要不是查房她也就不回来了。慢慢的我们也发现有个别人的性格我们不喜欢,也会疏远他,一个宿舍两个舍群,这是什么样错综复杂的关系,接着大家相继开始谈恋爱了,跟男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宿舍聚在一起的时间就会变少了,慢慢的我们的话题也没有以往那么多了,我们也没有以前那么黏了更喜欢跟男朋友在一起,或者自己一个人去做点什么事了,不在邀三和五一起行动了。
大三了,我们其中要些人的男朋友是大四的,包括我,男朋友也要出去工作了,没有男朋友的陪伴的校园是空洞的,自己也每每都感到孤单,夜里晚里想的都是男朋友,也没有卧谈了。
大三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会发生改变了,每个人要选择的道路不一样,她们有些人觉得得过且过就好,可是有些人就觉得得奋进才是目标,着手考研,考公务员,考证等等,有些人觉得考试随便,考不过再重修,没什么大不了,有些有只要六十分保底压线就好,有些人冲着奖学金出发。所以价值观不一样,所以在一起的时间就会变少,这也是我们变孤单的原因。
大学生活给我的体验就是每个人都处于自己的小团体内,且不喜欢去过多的人际交往。就拿自己的大学经历为例子吧,我班一共有50个人,其中男生只有18个人,但是就是这为数不多的男生,直到现在还有没有说过话的呢,其中因为我的名字和隔壁班的女生只有一字之差,到现在班级还有个男生会叫错我的名字,要知道马上大学四年就要结束了,而且我和那个女生是有性别差异的,我也蛮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也许就是平时没有过多的交往的原因吧!我们总会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孤独,这绝不是偶然和特例,身边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体验的感受,自己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团体中,更有甚者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些孤独有些是来自心理上的有的则是来自生活环境影响的,大学是人的心智发育成熟期,对待事物有自己的绝对观念,无论对人对事上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这种看法,是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实践中去的,不喜欢的人和事都是处于屏蔽状态中的,而且这种屏蔽是带有无限期和扩大的,以至于想去交往和了解的人都是很少的,再者大学每个人都会发现大家似乎不再是那么纯粹,性格和认知的差异逐渐拉大,难以找到自己认同的朋友,这是有心理上的差异决定的,环境的差异表现在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不可否认大学宽松自由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激发学生们交友融入群体的积极性,反而更愿意有自己空间,整天和网络为伍,其实我认为孤独是在心理和环境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自我态度,决定权还是得由自己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