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自己的例子吧,昨天看了一首隋炀帝的诗,只记住了诗名为《春江花月夜》,原文自己望干净了,但是诗中描写的画面我记住了:晚上江边,我看见天上的明月反映在水中,随着波涛远远离去,水面波光粼粼就像天上繁星洒落江中。
如果不读书我永远不知道春天的江边有这样的美景。读了没记住我无法背诵出原句,但是我能用自己粗糙的语言描述下来,这就是不读书和读过忘了的区别吧。
之前看过一个人说过的话,是谁忘了,大致意思是说:”读过的书,虽然暂时记不起来。但是它一定会在你的日常表现中表现出来的,书影响的是人的思想,人的品质。“虽然我们都以为自己把读过的书忘记了,但是它不能成为我们不读书的理由,总会在品性上表现出来的。
虽然把读过的书都忘了,但是那些知识精华都融入到大脑里,不知不觉的就会在言谈举止间表现出来,慢慢影响到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那些根本就没有读过书的人,一生都将目光短浅,固步自封,逐渐被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彻底淘汰,沦为最底层的人。
觉得区别还是很大的,虽然有一些上过学的人说自己读书没有什么用,不过也忘了,但是我觉得其实还是和那些压根儿没有读过书的人区别还是有的,毕竟他对一些生活的道理和常识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了解的,而那些没有读过的书的人真的是很不理解。
我不能绝对的说书籍能够改变一个人多大,但是读过书和没有读过确实差别很大,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他完全依据自己以往的思想再做事。而读过书的人,他常常会新的思想爆发,即便读过忘了,但是那个思想不会轻而易举丢掉。
当然有区别,不读书是态度问题,读过忘了是能力问题,态度永远是大于能力的一个存在,而态度又决定着一切,读过忘了或许是时间久了,需要温故而知新,或许是读的不专注,再读一边就能好很多,而不读书,这完全是另一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