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可以变其气质。从人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内涵及修养,读书从内在改变,就像鸡蛋从外部打开是食物,从内打开是生命,读书就是内在打开心灵的窗口,气质是内涵的外在体现,人要改变外在气质,只有思想与内涵改变了,外在言谈举止自然改变,所以,读书真正从内外改变一个人,思想,内涵,修养,气质的改变是人生改变。
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吧!个人看书属于那种比较杂的,我看书容易陷进去,所以不怎么敢看长篇,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我看余华的《第七天》的时候就也觉得世界真悲哀,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肮脏事,看柴静的《看见》的时候又觉得就算再困难,也会有人陪着,帮着,因为中国是一家。看书的多少或许别人不知道,但你举手投足间其实都透露着你读过的书。这就是书带给我的改变吧!
最明显的就是气质的提升以及落落大方的谈吐,之前跟一个书吧的师姐谈过话,完全没有其他师兄师姐的趾高气昂,第一印象就十分不错,重点是在聊书的时候,小到言情小说,大至世界名著,彼此都能够跟得上,直观感受——舒适。 所以,有没有读过书,读书是否有一个积累,在言辞方面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时不时会说出让别人觉得很经典的句子了,而且这些句子是我自己随口蹦出来的,我自己说完没有感觉到什么,但是有时候说完朋友会感觉很惊奇地重复一下我的话,或者惊奇地笑笑。我自己会很开心。
读书可以变其气质。从人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内涵及修养,读书从内在改变,就像鸡蛋从外部打开是食物,从内打开是生命,读书就是内在打开心灵的窗口,气质是内涵的外在体现。
就我个人而言,可能是就是包容吧。我可能没有所谓的文科女生超群的气质,但是读书让我觉得,我能够容纳更多,去包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书让我渐渐懂得,也渐渐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