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赚钱谁就当家。从哲学、经济学的角度上看,经济决定“政治”,谁有钱谁就有当家权,这当然没错,但绝不能延伸到婚姻家庭中。即使你主观上没有这种想法,但人的潜意识中总还是在不知不觉间被支配着这样做,不是吗?在婚姻中,经常看到夫妻中如果哪一方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提供者,似乎他(她)说话的声音就大些,就应该由他来当这个家。钱该怎么花,该往哪里花,置办大件的家具,双方父母分别该给多少钱等等这些,总在不知不觉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赚钱多者,这似乎天经天义,另一方也似乎不会有异议,毕竟自已赚钱少,可事实上在内心里或者在潜意识中还是不平衡,长此以往,势必对夫妻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很多夫妻并不是主观上有意这样去做,否则就是人品的问题,真实的情况是,很多夫妻忽视了这样的问题,只是凭感觉去行事,等着怨气越积越多,彼此的心距越拉越大,到那时要找回原本的恩爱就有一定的难度,夫妻本是平等的,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谁赚钱多少问题,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做家务的也在作出贡献,它也许看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它间接为家庭创造了经济效益,所以夫妻一定要主动去想这个问题,在日常的一些说话和行为细节上多加注意,把握分寸,以免伤了彼此。夫妻分工过于模式化。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就是说人云亦云,没有根据自已婚姻的特点进行夫妻自然的分工,而是拘泥于大众化的或传统化的模式进行刻板的生搬硬套。
1性格火爆,遇事先吵架,凡事不商量,爱吵架的夫妻,容易伤到婚姻。因怒而骂,甚至伤害对方尊严的话都会脱口而出。吵架的次数越多,越容易令人心寒而绝望,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2彼此忠诚,彼此互信,如果双方不能彼此忠诚,彼此互信,那么一点点的猜忌都会破坏看似无坚不摧的婚姻。信任度,一旦被破坏,就难修复。
3双方收入为平衡,或者女高男低,夫妻可以共苦,但难同甘。高收入者会有心理优越感,在婚姻中更有话语权,而低收入者在婚姻中会敏感、自卑、怯懦、缺少安全感等。二者不平衡的心态极易导致琐碎的摩擦。很多高收入的女方,会抱怨男人太窝囊或者太无能。由此而导致彼此争吵,最终感情流失,婚姻破裂。
夫妻毕竟是不同的两个个体,毕竟是出自不同的两个家庭,在生活习惯方面存在不同点,也许在婚前看不出来,因为潜意识中恋爱阶段男女双方在各方面包括生活习惯会趋于相似,结婚后则不同,夫妻双方必然会出现生活习惯的冲突,双方固有的一些陋习会逐渐暴露出来,比如乱扔脏衣服脏袜子、牙膏挤得歪歪扭扭等。对于这些生活陋习,夫妻双方都应该容忍和迁就,可以委婉里指出来,但不要一味责怪,特别是不要上纲上线说成是人格或品位问题而否认对方,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都应该允许对方有他的不同,不一定非要对方按自已的模式来做,做到提醒,点到为止,不要因为这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伤了夫妻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