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弱者。
象个口号。
很多人在不幸的时候,都习惯象祥林嫂一样对别人诉说自己的遭遇,希望别人能网开一面,或是额外照顾。
我们为什么要去同情弱者?许多年前就听过一句由伟人讲出来的:“落后就要挨打!”之训,但人们依然让弱者合理的存在着,因为弱,可以受到施舍,因为弱,可以不劳而获,自救仿佛是一个幻觉一般,多少扮演着弱者角色的人在残缺地吞食着生活!
我们都曾经是弱者,如初为人时呱呱坠地,任由人摆弄,冷暖不自知;如初进入学堂,打碎了童年的状态,在集体生活中碰撞自我;如初参加工作,总是在年长或是强者面前,没有抬头的机会,有的只是世俗的等级姿态与新旧不可调和。
而今天谈动物凶猛,也是我。
不是我的本性,但是如果有了同情的弱者生活一直存在,我想,我是不可能有作强者的欲望的。
回想十年前,那些风雨无阻的闯荡生活中,多少白眼冷嘲,多少不可原谅的错误,又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羸弱,而从自己身边悄然离去?
关乎虚弱的自己,奠定了做强者的信心。
不作强者只能接受他人所施舍,能感受到的,只是别人在施舍过程里享受到的居高临下,没有人要在弱者面前谈尊严与自在,没有人为弱者喝彩或高歌,有的只是那些无意的嘲弄,做弱者,连抗议的机会都是没有的。 人之此,国亦如此,所以,才有了今天伊拉克的局面,那些难堪而困苦的生活,其实都在含辱偷生里,享受到什么?几个难民营?几次无谓的抗议?都没有任何用处,国将不国,人将不人而已。 不主张同情弱者,弱者这个名词显得太过功利而且没有机会,所以今天,我对下属的要求有些异类,我不怕你们互相抢客户,我就怕你们无谓的礼让,无谓地退怯,这些都表明,你没有办法拿下你的业务,没有能力证明你是个强者!
做强者。
也象个口号。
女人强了,叫“女强人”,男人强了,叫精英或是企业家,比比皆是,其实只有做了强者,才有更多的机会来体验生活,才能更完善地体味弱者的状态,以至见到老人,想起自己的祖母,见到困难,想起自己的当初,在弱者面前是鼓励,在强者面前,是一种类似于丈量彼此的距离的情愫,而让自己倍加努力。
我们不能同情弱者,同情弱者是在纵容他的困难,是在繁衍着一种惰性,很早以前看过一个作家在小说里说过,“人生好象田间麻雀赶路,为了那几粒裹腹生存,它总是在起起落落之间调整自己!”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但我们总是在别人落下来的时候,所给予的同情,无疑是断了他再飞起来的路,你看被家养了鸡,最终的命运我不说,大家也知道的。
不同情弱者并不是说就要打击弱者,我更赞同优胜劣汰的状态,拿现在市场来说,甚至是让他人失一次业,感受一次痛苦都是在对弱者表示着关怀。
我们在弱者面前总是缺乏一种状态,那就是做一个强者的信心与努力,有了弱者的状态其实是一剂最好的良药,虽然苦口却是有益身心的。
我们在强者面前所要的不卑不亢的低飞,谁说在未来不远的地方,不是我们在平等笑谈呢?
做弱者,不要有弱者的心态,不要去期待同情,同情本身就含有去施舍的快感,而这种快感只是为强者自己享用的,弱者是体味不到的,所以我们何必为了意淫了自己,而误了别人的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