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顾忌的心态吧,小时候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去发自内心地表达这件事,在长大的生活里越来越难实现。大家开始瞻前顾后,开始戴上面具生活。所以在恋爱关系中,如果你能在恋人身上能看到他童年的影子,看到他天真孩子气的一面,是因为他在你面前足够有安全感,才会暴露出最真实傻傻的自己。
应该是共情能力吧。小时候敏感自卑而脆弱,对外界的颜色、声音等等极其细微的变化都能敏锐地察觉到。周围人的一个眼神,就能准确地判断TA的情绪转变以及对我的看法。给身边好友提出的建议往往也能切中要害。然而现在逐渐变得自信,对一切事物也都“钝”了很多...可能是越来越关注自己了吧。
大概是同情的能力吧,感觉看见很多以前会同情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也就淡化了,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激情了
什么都不用担心的想干嘛就干嘛的“野”开心力。小时候特别喜欢夏天淋雨,夏天从不带伞出门,雨越大淋得越开心。长大后经常有被困在雨里的情况,有时候看着看着就想走进雨里。但转念一想,不行啊,包里有电脑,兜里有手机,这个皮鞋子也不能泡水等等,就退缩回屋檐了。憋屈的站在屋檐下看着暴雨想要哭,不停的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拥有这些东西啊?
以前因为成绩好,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可爱最优秀的人,并且相信精神的力量。 后来进入了一个以富二代为核心的学校和班级,以前累积的自信完全坍塌了。再加上自己颜值和背景不过关,又不能完全认同同学的价值观,整个大学都很边缘化。回到故乡工作,在一直走正统路线的同事里,又显得比较野,比较不听领导的话,也很边缘化。 我想我失去的是归属感。 其实我也得到了,比如不会盲目的牺牲的辩识力,比如如何最大限度保留他人及自己的利益的方式,比如心中价值感的排序等等。 我想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可能是自信。 现实毕竟是现实,很骨感。盲目的自信对于小时候也能带来盲目的快乐,不论如何虚幻,毕竟也是快乐。 长大了,盲目的自信就是赤裸裸的笑话,自己都骗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