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懵懵懂懂,那时候微信已经很火了,那时候拿着手机我却停在打电话发短信的时代,可能拿着那台手机都是一种浪费,配置只为了玩游戏。上了大学因为大家都玩微信,那就好好地玩一下吧。
那时候对微信有点新鲜感,每天很有兴致地和别人去聊天,每天微信就在那里响个不停,然后去到什么地方啊,有什么感慨啊那些都会发个朋友圈给他们看,到了现在感觉我自己玩微信的动力都不在了。
对于最初的我,发朋友圈都是那几个原因:1.我想让在意我的人或者是我在意的人看到我想要的生活。2.我想要大家看看我现在到底活的怎么样。3.我想要让自己能够回忆起往日的时光,事情可能都会过去,但是情感还在,记忆还在,记录好自己的每一个有感触的瞬间,让以后的自己回首,会发现以前的自己活的很好。
但是现在,大家都觉得我好像把他们的微信删除了那样,什么都看不到。我只是把以前那些朋友圈都删除了,现在又没有什么想法说要发朋友圈,连他们找我聊天我都很少回复。打破这个就是暑假去旅游的时候,我妈说我是不是屏蔽了她,去玩怎么一条朋友圈都看不到的,什么都没有,我就每去一个景点就艾特一下我爸妈,就这样朋友圈才会多了几条。后面的就是部门活动要发出来什么的,都没多少是关于我自己的或者说是我自己想发出来的。可能心态变了自己已经没有那么多在乎的东西了,现在只是觉得你有事找我我能做的我都会好好做,你伤心难过只要一个电话我就会去,但是平时聊天什么的就很少回复了。
朋友圈已经成了我的任务完成报告了,自己的心已经没有了那种兴致,所以就很少再去玩这个东西。
年少喜欢新奇,年长喜欢沉默。
微信刚推出来的时候,后来就推出了朋友圈,我们刚推出的朋友圈感觉特别的好玩。可以每天分享自己的快乐与痛苦,给大家来看,与大家来共同的体验,和小伙伴们共同聊天,这也是一个话题。
但是发朋友圈久了之后,就会感觉其实没什么意思,因为无论你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别人并不是非常的关心,最爱自己的人,是自己。刚开始我们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觉得全世界都得围着自己转,朋友们就应该与自己同喜同乐,但是久了之后,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生活都非常的忙,根本无暇顾及彼此。
而且随着我们的成熟,我们会觉得发朋友圈这样的事情,除非是有目的的缺乏,否则的话,几乎就是浪费时间,没有什么意义,而且随着我们阅历的加深,对品位的提高了,觉得发一般的东西没什么意思,想发一些比较经典的东西,我们的学时要是足够的话,我们可以发一些比较经典的东西给大家分享,但是我们的学识并不高的话,可能并不能发现非常有用的东西,或者有深度的文字,与大家分享。是一些没意思的事情,久而久之,大家就不会再关注了。
随着微信从微商的广泛,很多人都在微信的朋友圈发很多的广告,逼得大家不关注都不行,但是发了很多广告,大家都并不怎么感兴趣,所以为了不看朋友圈,有很多人就把朋友圈屏蔽了,屏蔽了之后我们自然就很少再去发朋友圈了。也可以说是微商的广告兴起,把朋友圈给祸害了,导致朋友圈没什么好看的了!
凡事都会有一个兴起也会有一个衰落,微信的朋友圈也是如此。
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那就是越长大越孤单。
我也发现了自己真的是半年也不发一个朋友圈,反正我的朋友圈里面我的一条动态都没有。空间里面也是所有说说都删得精光,什么足迹都没有留下。
我记得以前在初中的时候特别爱发说说,有个什么心情和朋友出去吃个饭,玩了一下全部都要发个说说。那个时候发个说说,还要搞个半天,让别人点个赞。
后来慢慢的发的越来越少了,最后我把自己以前的说说全部都删除光了。往回看自己以前的说说就觉得自己特别的幼稚。而且还很非主流的那种,自己根本就看不下去了。
后来是因为懒得删,所以就发得越来越少了。偶尔只有一些重大的时间我才会发一个说说,没有用了,我就又把他删掉了。
近两年,我基本上一条说说也没有发,想要联系我的人,不用看到我的动态,也会主动联系我的。虽然加了很多的人,但是又有几个人是关心你的呢?让别人看到又有什么意思,那个人都是无关紧要的。
而且有时候我看到别人的自拍我真的觉得很搞笑,每天发一样的自拍,真的有意思吗?并且老早以前的自拍,觉得好看,然后就发他现在来了。我觉得发说说就是要实时表达自己的心情,有一种排泄不舒服,心情的作用。可是我觉得,她们完全颠覆了这些意思。
长大以后就觉得朋友越来越不真实了,能聊的起来的人只有那么几个。其他很多的人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话。所以我也觉得发动态那些根本就没什么必要了,有事情的时候都直接会给朋友说。可能就是因为孤单的原因吧。
刚开始玩微信的时候,觉得超级新鲜,朋友圈的每一条动态都会去关注,觉得朋友圈的小视频最好玩了,看别人的小视频就能知道别人随时随地的动态,因此,觉得小视频玩起来是最方便,也最直白的,然而慢慢的,朋友圈里的东西变质了,于是我也没有发朋友圈的习惯了,朋友圈,似乎又遥远了。
后来开始慢慢的不那么详细的去关注每一条动态了,感觉每个人刚开始发的动态都比较新鲜,然而,微信玩久了以后,就开始发一些很无聊的动态,不管是什么动态都会发。比如刚开始的时候朋友圈里的动态都是一些新鲜事儿,但是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很无聊,偶尔还有点假的那种视频,有的人简单的吃碗面条也会发朋友圈,有的人和朋友出去吃饭,没有好久不见的寒暄,只是发小视频给朋友圈里的人看,似乎是一种炫耀,也许更多人会觉得做作吧。
朋友圈里有个姑娘天天发自拍,是很自然很真实的自拍吗?不是,全是美颜美得认不出来,P得父母都不认识的那种自拍,我有时候就在想,那样的自拍发出来有什么意义呢?朋友圈里的人都是你认识的,都是见过你的,你发那些照片还有什么意思。还有的人,一天到晚的打广告,我朋友圈里的动态除了广告就是自拍,连看的心情都没了。
感觉朋友圈里的东西都变质了,所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没心情发朋友圈了,有什么新鲜事儿,只是跟朋友父母分享一下,再也没有分享到朋友圈里的那种心情了。
因为人是不断在成长的。以前刚读大学的时候心智还很不成熟,在学校发生了很多事情,愉快或者不愉快的事情我都喜欢发到空间和朋友圈去,把它们当作了一个倾诉的平台,想要让身边的朋友了解到我的生活状态。可是时间长了,我发现这其实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我明白了其实大家的生活都很忙,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会每天关注你发了什么动态呢?你的好心情和坏心情,别人看看也就罢了,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即使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发的朋友圈下面有很多人在安慰你,但是其实你心里是清楚的,没有人能够对你的遭遇感同身受,那些安慰的话语对别人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把自己的痛苦揭露在别人面前,并没有让你的情绪好转起来。
后来逐渐我意识到自己动辄就发朋友圈有多么的幼稚了,那些别人看了就忘了的东西,在朋友圈里显得无比的尴尬。于是我开始学着自己消化自己的坏情绪,不再靠发朋友圈博得安慰,我开始明白在我旅游和吃大餐的时候发的那些图片,在别人看来就是一种炫耀,他们根本不会知道我的真实想法只是为了分享而已。
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不能将自己的负能量带给别人,所以我干脆把自己的QQ空间锁起来了,有时候偶尔在留言板那里发泄一下,反正别人也看不到。朋友圈我几乎也不发了,人总是要适应孤独的,快乐的事情和亲近的人分享就好,而痛苦的事情自己承受就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变得不太喜欢分享,有很多的事情我都更加喜欢自己憋在心里,也就没有必要多愁善感了,也许你会说,那你可以分享一些好的呀,一些快乐的开心的事情呀。但是虽然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哪里会有那么多值得分享的开心的事情呢,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扛在身上。
在以前,我们都喜欢表达自己,恨不得别人马上知道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状态,然后开心了可以来给我点个赞,给我的生活状态一些评论。不开心了,可以来给我一些安慰,跟我说说话。朋友圈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可以这样去发表自己的想法,状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变得越来越成熟了,觉得这样的有点傻,有点什么都在朋友圈里说,显得太不成熟,而且我们的内心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封闭,并不太愿意跟一群人分享自己的事情,都喜欢看看别人的,而隐藏自己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除了少发朋友圈,还设置了三天可见。
除了我们变成熟了,变封闭了,还有就是变忙了,以前还没有工作的时候,我自己是挺闲的,各种没事做,经常吃吃喝喝玩玩,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分享的东西也非常多啦。拍美食拍风景,拍活动。之后忙起来了,哪里还有时间发朋友圈呀,每天都累成狗,生活都不丰富了,朋友圈又怎么可能丰富呢,总不能每天都发一发上班做事打卡吧,那岂不是很没有意思,干脆也就不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