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也是一个叛逆期性格暴躁特别严重的一个人,几乎天天和父母吵架,每天不发生点矛盾感觉少点什么一样,感觉父母的想法特别幼稚,感觉父母特别多管闲事,感觉父母特别不懂我,有一个吵架,特别严重,我的父亲差点打了我,我走了,我这一走大概有三天吧,中途没有个父母有任何联系,全部靠朋友接济,不过也很有幸,我的朋友从他父母那要的钱,给我送来,自己的衣服拿来几件给我穿,当时真的被感动了,感觉家庭还不如朋友!无事可干,就陪朋友上网,在网吧玩游戏,偶然间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仔细一看是我的母亲,为了躲她我猫在桌子下面,等她走了继续玩,然而没多久不知道她怎么又回来了,趴在我身上,喊了一句,儿子,咋在这啊,别玩了,咱回去吧,我找了你几天了。不知道为何,当时我出网吧的门的时候泪流满面,不知道为何,我特想打自己,狠狠地打自己,再大的叛逆,在那一刻,也变成内心深深地自责!
我就是一名有抵触情绪的孩子,我爸是一名老师,我妈是一名普通工人。先来说我妈。我很反感我妈让我早点找对象的事。她觉得我今年23岁,没有男朋友什么的太可怕了,很多亲戚的孩子这个年龄都结婚了,所以她经常劝我找男朋友。我很烦她这样,因为当初上学时跟我说不要早恋,一下子到了大学毕业22岁了,刚出来工作就催我去找个人嫁了。我问她,你为什么要这样逼我?她说,因为她以前在村里面觉得单身很好,但是一转眼年龄25岁,成为村里面最晚嫁人的人,年纪在那里,没得挑,所以希望我趁年轻赶紧找个。所以总是吵架!我很小的时候就发誓,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做个有钱人,付任何努力去赚到钱,虽然不一定要成为富豪,但是我不希望我的家庭不和睦是因为金钱的关系。
孩子不爱学习不一定是智力差所致,而主要是在非智力因素上面,比如孩子的学习态度不正确、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指导不当、孩子早年养成的不良学习态度和习惯等。一般而言,磨蹭、依赖和缺乏毅力等都是不良的习惯,家长都应加以重视。
另外,孩子不爱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成绩不好,特别是在经历了连续几次失败后,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及兴趣。为此,家长首要的任务是设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动机来源于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会有三种需要,包括兴趣、成就感及受到赞赏。当孩子具备这三种需求后,就会对学习产生好感,然后逐渐爱上学习。面对不爱学习的孩子,最忌操之过急,诸如责骂、鞭打孩子等,会弄巧成拙,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厌恶感。
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受家庭的影响非常大。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父母在上面会留下自己的痕迹。所以,孩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这个问题出来,首先应该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孩子。想一想你小的时候,对父母的教育是不是也会有抵触情绪,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情了。不要以为你见的多,知道的多,就去教训孩子。孩子是不是在青春期?孩子经历了那些事情,是你不知道的?你和孩子会经常有开心和真诚的交谈吗?反思一下。知道有抵触情绪了,那就必须换个方法,不能和苍蝇一样天天围着孩子转。可以陪他去看喜欢的电影,送给他喜欢的礼物,吃一次美食,利用这些机会好好谈谈心。不能急于求成,人的思想工作是最难做的。慢慢来,相信一定行!
首先应该尊重孩子,让孩子发表出他自己的真实想法。当孩子对生了抵触的情绪后,家长一定要以一种温和的态度与孩子交谈,不要制造压力,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发泄出他心中的不满,这种发泄还可以起到一种平衡心理的作用。家长提供了一双耳朵,认真地倾听,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烦恼得到了尊重,就会毫不隐瞒地把自己的态度,抵触情绪的原因讲出来。家长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与孩子一起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利弊,客观地看待抵触情绪。如果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就要合理利用孩子争胜好强的心理,因势利导,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提高孩子认识自己缺点的能力。
很多孩子都对父母的教育有抵触情绪,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专门跟父母对着干,我认为面对这种情况,以身作则。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什么样子,孩子就是什么样子。如果你想教孩子诚实,那就不能对他说谎,要信守承诺。如果你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那家长首先要喜欢读书,至少要有读书的意识,陪着孩子阅读。孩子是最会模仿的,家长就是孩子首要的模仿对象。家长不断成长,孩子自然不会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