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好坏主耍看意境和思想,如
《白鸟》
但愿我俩,亲爱的,
是双白鸟飞翔在大海浪尖!
流星虽未殒逝,
我们已厌倦它的耀眼;
暮色中蓝色的星星低垂天边,
其微光已在我们心中,
亲爱的,唤醒一丝不灭的伤感。
沉溺于梦幻,
露沁的百合与玫瑰让人生厌;
啊,莫梦它们,
亲爱的,划过夜空的流星璀璨,或那徘徊于降露时低垂蓝星的惚光:但愿我俩:我和你,
化作双白鸟流连于浪尖!
我心头萦绕着
无数的岛屿和丹南海岸,
那里岁月定将我们遗忘,
悲伤不再重现;
只要我们远离玫瑰,
百合和恼人的星光,
我俩就会是双白鸟,
亲爱的,激荡于大海浪尖!
《青春的回忆》
那些时光,流逝如剧中场景;
我又了爱情带来的智慧;
我有些天赋,然而,
无论我说些什么,
虽能得到她的赞许,却挡不住
一片从苦寒的北方飘来的云
突然隐去了爱神的月亮。
相信我的每一句话,
我赞美她的肉身与灵魂
直到骄傲光耀了她的眼,
直到幸福绯红了她的颊,
直到虚荣轻盈了她的脚步,
然而,虽有这样的赞美,我们
能找到的也只有头顶的阴黑。
时下很多人认同意境高远是好诗,这没错。但不可能用意境去衡量每一首诗,比如:少小离家老大回,床前明月光等等举不胜举。一句话想流传必须流畅(先秦作品除外)逻辑严密,这只是最基本的,如果想成为千古名篇,必须要有特点,要么自然天成,要么情感真挚似喷薄而出,要么出奇创新,要么有名言警句,要么大气恢宏,要么沉郁悲壮,要么意境高远诗味隽永耐人咀嚼等等,总之有一万种好,至少要具备其中的一种方能成为好诗,记得多年前有老师曾说过“写诗容易鉴赏难,”真的是这样。
古人写诗讲格律及平仄,现代人很少会写出来的,如果符合格律也未免能超过古人,因此,评价是否好诗先要看是否押韵,对仗也无需严格尊守,次之是用词和用字,有些人参照古诗词写作,根本写不出味道来,读起来难受。目前的汉语水平应多提倡用成语和词句来写,读者也易明白,同时体现了写诗者掌握运用词的水平。
判断一首作品好与不好,一是用韵,二是合律,三是写意,四是用词,五是节奏,六是音阶,七是逻辑。满足前两点的,算是入门,满足前三点的,算是可教,满足前四点的,可以写诗,满足后三点的,可以下酒。音阶和情绪必须相辅相成,节奏和气息强弱必须对应。
我认为看八点:1看用韵与平仄,2看用词选字的自然、生动与准确,3看读起来的流畅度,4看句式组合巧妙的艺术性,5看生活气息的浓郁,6看思想意境的高远,7看画面感的宏大与通透,8看读起来的厚重与灵动。
好诗词的好坏,个人的感觉而已。你心目中的好诗,不一定是别人心目中的好诗。别人心目中的好诗,不一定是你心目中的好诗。只有大家公认的好诗才是真正的好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