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和哈桑,一个是主人,一个是仆人。一个是普什图人,一个是哈扎拉人。两人是喝同样乳汁长大的,按照那时人们的说法,喝同样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并且,他们还从小到大形影不离的在一起玩耍;哈桑刚学会说的第一个词,就是阿米尔的名字;他们从一出生,就开始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但同时,这份友谊也注定是脆弱的,因为在当时的大环境里,普什图人是普遍歧视哈扎拉人的;更何况这两人还是主仆关系。所以,阿米尔对哈桑的感情很复杂,即把哈桑当成最好的兄弟;在潜意识里,又有点看不起哈桑。之后哈桑在自己眼前发生惨剧,阿米尔没有挺身而出,而是选择了背叛逃离。
哈桑实际上是阿米尔的弟弟,但貌似因为是明面上的主仆关系,哈桑开始时更像一个阿米尔会妒忌和依靠的身份。在争夺蓝色风筝的那天阿米尔迫切想要得到父亲的夸奖和肯定,风筝大赛中也是十分拼,到比赛关键时刻,哈桑义无反顾,说他定为阿米尔追回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而后,发生了让两个人开始思考关系的转折点。阿米尔在软弱过后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只不过,哈桑始终像个仆人,像个亲人与忠诚的挚友,对待阿米尔,完全地付出与承担,他自卑又勇敢。而阿米尔,开始不够成熟,直到一件件事浮出水面,他才知道了,哈桑于他而言,从来不是一个仆人。二者更像是亲人。
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从小到大的玩伴,同饮一个乳母的乳汁,阿米尔为哈桑读故事,也读他自己写的故事,在没有得到父亲对自己写作热情的鼓励时,也是哈桑在他身边支持他。我认为前期(十一二岁之前)他们之间是很浓厚的友谊,但他们也有主仆关系的意识,只是哈桑对阿米尔的感情更加纯朴深重,他会在阿米尔收到欺负时挺身而出,或许在当时主仆分明的时期里他的感情有些越界,他甚至把阿米尔当做亲兄弟了。但可能,在他们亲近人的眼里,他们本应就像亲兄弟一样吧。可是,阿米尔的私心与嫉妒,懦弱与愧疚,他们幼时感情的出现无法挽救伤痕。
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阿米尔的父亲从小对哈桑很好,阿米尔对此也耳濡目染,与哈桑朝夕相处,但是介于中东地区的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冲突,以及他们俩的主仆观念,我觉得阿米尔和哈桑的情感是介于友情之上爱情未满的一种关系。仔细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每个阶段,每个环境,总会有几个玩的特别好的伙伴,你不经意间多少会想到和他这样一辈子玩下去的想法,这不就是爱情的雏形吗? 但综合起来来看,我觉得这是一种友情之上,爱情未满的关系。
哈米尔本身是一个内心不够强大,软弱的人,也是一个孤独的人。他一直渴望获得更多的父爱,他希望他父亲能够在意他,能够经常陪伴他,但是经常都让他很失望。只有忠实的哈桑一直陪着他,可惜他却对他不咋滴。不过阿米尔心却不坏,虽然用计把哈桑父子赶出去。我觉得这更显得阿米尔的真实,他会自责,看到哈桑抬不起头,所以他只有逃避,这个更表现了他的软弱,也侧面反映哈桑在他心里是占有一定地位的。
大概是超越爱情的友情吧,因为阿米尔少爷对哈桑的愧疚,哈桑那时还是把阿米尔当做亲人一样的对待,这让阿米尔觉得对不起他,以至于想要逃避,但这一直是少爷的心结,后来得知哈桑居然是自己的弟弟时,想要寻找他,跟他当面说对不起,然而却没有看到他,想要寻找哈桑的孩子并抚养,这又是一种亲情关系,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