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实的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一切都向内求,重新获得自己的力量,这才是属于自己真正的能量。
“无我”的状态就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人生越往上走,越会变得简单,变得纯洁,变得宁静,放低自我,让人舒服,安贫乐道。
我所理解的无我就是那个最真实的自己,而不是自认为的那个自己,无我就是要突破自身存在的一些东西,勇于放下这些东西,达到最高境界,找到更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无我”就是能放下那个自认为的我,不在意,不执着,顺其自然,简单快乐。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两个我,一个是自认为的我,另一个是真正的我。
自认为的我常常会受主观意识和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以及周围的事件所影响,从而左右了自己的想法。
以前的我自认为自己很坚强,可是遇到一些事情时就退缩了,自认为自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可是遇到烦心的事却无法自拔,深陷其中,从而让自己产生失落和迷茫。因为主观意识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但现实却做不到与自己期望的一致,最后导致了痛苦。而真正的自我是不受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和周围的事件所影响和左右,只遵从自己内心向往的美好东西去追求,打破小我的执着,成就不一样的自己,凡事跟随内心深处的想法去做,顺其自然,简单对待所有的事情,就能达到真正的无我。
见性后的境界是是无我的样子:1《心经》以直描的方式揭示见性后的境界。2《佛说阿弥陀经》是空、非空、空不空如来三藏的立体呈现,阿弥陀如来即自性如来。3《金刚经》如来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4龙树菩萨的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5《坛经》:"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不生不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6六祖注解《金刚经》“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不在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字曰道。”…这些都是描写见性后的境界…真心实相、本来面目。见性即了生死,自不言心外极乐世界。
什麼叫真正無我?不是沒有一個我,而是不執著自己的利益、見解、立場、尊嚴、面子等,無我不是真正沒有我,而是這些東西的代名詞。如果沒有我的話誰通達無我法?一定要有一個「我」來通達「無我法」,通達無我法這個我是沒有我執、沒有我見、沒有我愛、沒有我慢這種我,是一個無我的我——不為己故。
很简单啊,找的到你吗?这个身体是你吗?你不过是暂时借用而已,生老病死哪个是你能决定的?意识是你吗?你去分析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根本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意识。最后,你就会证得,无论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都没有“我”存在,这就是“无我”。
修行戒除了我见就见道了,按照定慧之路里面所说,需要观因缘,看到一切都是因缘作用,就知道无我了,不是口说,不是逻辑推理,而是真的无我,你看到了一切的因缘作用,并不需要一个我在其中,你会吃饭说话,都不需要有我去智慧,而是因缘
这里有一个我,另外一个地方有一个无我,以为我和无我是可以分开的两个东西,这种认识恰恰就是不明白什么是真正无我的铁证,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领悟无我?就在“我”这个地方才能彻底领悟无我,离开“我”想领悟无我,根本就是自欺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