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DV构图平衡。和数码相机一样,数码摄像机的画面也是需要掌握图形结构技巧。构图的关键在于一种视觉“平衡”。比如,在拍摄自然风光时,地平线要尽量避免处在画面的等比线上,因为这样做会把画面均分为两半,给观看者以呆板的感觉。地平线处在画面下方,会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处于上方,给人的感觉则是活泼、有力的。像拍摄人物时,就需要区分人物主体的总体视觉方位的位置。具体由拍摄者自己把握,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突出人物主体的同时,避免把人物主体本身有意无意的分割成左右或上下两半。对头部和眼睛的特写,可以使画面突出。
尽量保持DV取景持平 。拍摄者使用DV拍摄的画面如果倾斜严重,在使用电视机或电脑采集播放时会影响观看效果。因此拍摄过程中,应确保取景中的水平线(比如地平线)及垂直线(如电线杆、大楼)和取景器或液晶屏的边框保持平行即可。这基本功看上去是比较容易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旅游拍摄时,很多人会忘记这一点。随心所欲式的拍摄,或者自我发明创造。在没有实际经验和理论的支持下,到时因为回放图像严重倾斜,懊悔的还是拍摄者自己。
画面均衡要学会取舍。说到作品的画面均衡,首先要学会取舍,这要从艺术效果上去找,要位置恰当,多少恰当。同时,小的物体可以去与大的物体相均衡,远的物体也可与近的物体求均衡,动的物体也可以去均衡静的物体,低的景物同样可均衡高的景物。效果好坏与作者的审美能力、艺术素质有关,要多加实践和学习,一定会掌握这种构图形式,用好这种艺术技巧。
利用均衡打破较呆板的局面。在摄影的构图中,过分的平衡会给人一种静止的,拘谨的和单调的感觉,而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要求仍然以追求均衡为多。过多的运用平衡对称会使人感到呆板,缺乏活力。而均衡是为了打破较呆板的局面,它既有“均”的一面,又有灵活的一面。结构的均衡是指画面中各部分的景物要有呼应,有对照,达到平衡和稳定。
方向和叙事视觉平衡。 现代大多数人们文字阅读习惯都是从左往右的,观赏照片的时候也一样,而欣赏画面的内容就如同看一个故事,观众在观赏画面的同时也是完成对内容故事的阅读一个故事有起承转合,一张照片的构图思路也一样,从一侧引入观察,那么主体的趣味点应当作为画面故事的高潮重点,余下部分再迅速淡出。
引导线构图方法,就是利用画面中的线条去引导观者的目光,让他的目光最终可以汇聚到画面的焦点。当然引导线并不一定是具体的线,只要是有方向性的、连续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引导线。在现实生活中,道路、河流、整齐排列的树木、颜色、阴影甚至是人的目光都可以当做引导线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