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去山东出差,是冬天,刚好那里已经不供暖气了,出着太阳,可是没去过北方的人根本就不会想到,北方冬天的太阳同南方的根本不同,那个光照下来惨白惨白的,你不会得暖和只会觉得更冷,好不容易找到了个落脚的地方,(那个地方离最有名的驴胶厂很近)可是脏得要命,厕所居然没有门,只在门口挂了个厚布帘子,而且还不分男女,我在厕所门口转了五六圈,还是不敢上厕所,床上的棉被很脏,里面很多弯曲的毛发(大家懂的啊)还好铺了电热毯,实在冷得受不了,抱着儿子钻到了棉被里,大概过了三个小时左右,老公办好了事回来了,马上办了退房手续,找了台出租车帮我们找了个好点的地方住,一推门,我吓了一跳,里面还有个玻璃门,也就是说两个都是玻璃门,门与门的距离大概只有1.5左右,(懂的解释下啊,有什么门口会连建两道门),开了房,居然在一楼就要把鞋换下,穿他们的拖鞋,不可以穿自己的鞋上楼,到了房间马上冲进厕所,终于可以上厕所了,然后马上洗澡,结果那洗澡水小得只有筷子那么大,勉勉强强擦了澡,马马虎虎睡了一晩,第二下午同客户见面,说了这些,给我们安排了套房子,他们公司指定的酒店,专门免费安排给客户住的,并且约定了晚上请我们吃饭,那个酒店相对来说还可以,进酒店马上上厕所然后洗澡,等洗完澡大概晩上七点半左右,客户已经打了几个电话催我们去吃饭了,吃的大都是有北方特色的,还算可以,可是却感觉客户有点不高兴,细问之下才知道,太晚了饭店快要打烊了,我连忙向他解释了我们洗了澡,他一点都不以为然,因为我小题大作,不可以吃了饭然后再回去洗啊。这个就是南北方的差异,南方人宁愿不吃饭也要洗澡,北方人认为吃饭才是重点,南方人晚上七点休闲娱乐才开始,北方人晚上七点已经要开始回家了。还有很多感触,就不一一细说了
作为一个江淮地区安徽人,我永远体会不到这种差距。因为像我家就是米饭为主,早餐基本下面条,过年必吃饺子,汤圆什么的就是早餐偶尔吃吃,偶尔柴火锅蒸的馍馍还有锅巴,也吃面鱼子,自家种菜,买菜也就一条鱼,一捆芹菜,几根杏鲍菇(我们方言鸡腿菇),但是过年家里会囤自家种的大白菜,几十颗摆好,番茄既是菜也能当零食,菜呢有小碟装的肉丝菜苔之类的我们叫小菜,也有上电磁炉的炖鸡之类,钵子装的青菜豆腐肉……一般都用钵子装,平常人家也不会炒个菜一顿吃完,菜也不会装满满的,难看,但是也绝不会有典型南方的精致,就说你南方会炖整个猪心吗?哦,偶尔会给爸爸炖猪肚子吃,大枣花生塞进洗干净的猪肚子里缝起来然后炖。但是吧,在学校买西瓜菠萝我们都一牙一牙(就是一瓣)的买,也会买切开一半的,但都不大,怎么说呢,稍偏南方习惯,总体中间方,我们不赚差价🤔
大学的时候是在山东济南,宿舍里汇集了山东人,东北人以及南方人,四年磨合下来,发现南北方的差异真是深入生活各个小细节。必须要说的就是洗澡方式。宿舍一个广西妹子和她的老乡一开始完全接受不了大澡堂,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爆冷的冬季,都在卫生间里冲洗,还好我们宿舍是自带卫生间的,如果是公共洗刷间,原谅我不敢想象。舍友在经历济南一年四季酷暑高温与冷冽寒风的暴击之后,终于忍受不了,经过好几个星期的心里建设,踏入了公共澡堂的大门。
我爱我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更爱虽然不同民族,但却同根同脉的兄弟姐妹。虽然南北因为气候条件的不同而生活习性稍有差别,但却有着共同的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共同的祖先。我是地道的北方人,可是在国外的时候最好的亲兄弟多来自两广和苏杭,我们一起过端午,国庆和阳历年,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次传统节日我们都会喝到哭,我知道那个时候大家的心事是相通的,多么想回到母亲祖国的怀抱啊!
南方人的柿子,是秋天的那种水果,北方管西红柿也叫柿子。我第一次在食堂看到“木须柿子”这菜名,压根不知道自己能吃到什么。北方的水果柿子,长得像磨盘,在窗外冻结实了,拿回屋里化冻以后,戳根吸管把里头的果肉吸掉,皮儿还能挺着不塌,特别好吃。南方人冬天不太吃冰糕了,北方人冬天卖冰糕像卖水果一样,摆在路边。没错一个纸箱一种棒冰,连冰箱都不用,天然的。
我爱吃米饭和泡饭(上海),老婆爱吃饼和囊(新疆)
我爱康乐醋,老婆喜欢山西老陈醋,我偏甜,她偏辣,我爱吃鱼她爱羊肉,我油条蘸酱油,她丢稀饭里....
她早餐要包子,我们包子和馒头没区分...
我喜欢早上一杯咖啡什么都不加,她一大杯牛奶有时候还要加麦片....
我们这里做菜喜欢放酱油,她一定要放辣椒...
.......
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