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那还是在一九八一年的时候,当时我是在集镇上做小生意的,那时不像现在信息灵通,求得一样货源是不易的,要靠自己去到处寻找,有一天,为了寻找一样货我去了安徽省蚌埠市,由于我对那里不熟悉,只知道我需要货那里有,但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于是乎我在大街小巷找啊找,正在东张西望,突然有一个人撞了我一下,我一回神,就在同时撞我的那个人将他手中的两个大理石健康球往地上一扔,问题来了,那个人说:你看看,你撞了我,把我的玉球弄坏了。他又说:你得赔我钱,我去玉器厂抛光。我当时想,我今天是碰到骗子了,中了骗子的套路了,于是我就在和他纠缠,就在此时又来了几个人,假装了解一下情况,后来就假惺惺做个调节人,让我给他五十元钱,五十元在那个年代可不是小数字,当时我知道他们是一伙的,但是又能怎么办呢,人生地不熟的,最后在相互讨价还价后我还是让钱吃亏没让人吃亏把这件事给了了。咋骗的套路防不胜防,我至今难忘此事。
工作当中中了同事的套路。那人是山东腹地出来的,字没认得几个,让心眼子坠的个子去了两头,不够一盘子。我当时在一几个人的小公司做样品,样品直接发韩国。这货干玩具设计,管理我们,因为缝纫技术过硬,干活实在,老板对我很好,这货就有点妒忌,感觉罩不住我;活越来越多,他悄悄跟另一个同事说给她长工资,还不让告诉我,同学跟我说了,我立马第二天辞职!老板可能觉得我这人犟,她不知道这其中的猫腻,我也没有解释。后来,老板又打电话说高薪请我回去,被我果断拒绝。让时间去证明一切吧!
大学毕业去青海旅游,包车去青海湖的路上有一个月山的景点,我们也就顺道上去看看,在山顶刚车便有几个卖那种藏式披肩的商人围了上来。于是一位卖披肩的商人发生了以下让我一生难忘的对话,小伙子,要不要披肩啊!多少钱啊大叔。100一条,好贵啊,小伙子你不会砍价吗,你问问我30一条卖不卖………30卖不?卖卖卖,小伙子你们要几条?”最后还是一人买了一条,因为这位大叔太实在了。
被销售人员套路了。她首先发一个免费的链接给我,刚好也对这个有兴趣,就问她,她又叫我过去,说电话里说不清。然后过去了,她带你参观参观了解了解,你就被那种氛围给蒙住了,她又说学这个初级的没用,学个高级的吧,她又给你讲高级的如何如何的好,结果就被套进去了。学了,再后来又叫你学另外的,它是相辅相成的,可想而知,我又学了。真是感觉被套路了。
很多男生觉得喜欢一个女生,追求一个女生就是要无时不刻进入到她的生活,疯狂地刷存在感,要让她没了你不行……这样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任何人都不想被过度关注,或者说是“照顾”,并且有时候你认为的“照顾”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一种累赘和负担。存在感要刷,但绝不是死缠烂打。
市场经济就是一把双刃剑,市场经济在调动人们积极性,激活了市场的同时,也让骗子遍地流。市场经济不是无序经济,应该在法治轨道运行,但法治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会成为有钱人的法律,个别法官为了利益,法律天平会倾斜,冤假错案就此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