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正打算买房。他自己想多了而已。而且我打算的是五年内供完,完全就没打算让家里掏钱。不问我要钱我已经很开心了啊。我身边的兄弟,大多数都是完全有能力自己买房的,不过很多都是让家庭拖累了。月入一两万都买不起,而且是五线城市。自己不努力,怪别人,整天就看些无厘头的鸡汤书,该努力学什么人际关系,一年当头去不了几次馆子,天天在朋友圈转发酒桌规矩,能发达有鬼了。你用一年来看书,看编程也好,学外语也好,一年你啥事不干,回家啃老,专心看书,一年之后你出来工作,只要够努力,过完实习期,这都月薪不过万,你来找我,我视频给你磕头道歉。月薪过万你就回老家供一套,就这么简单。这不是鸡汤,路我指给你了,回家看书,看不懂就,足不出户,把手机摔了,一年之后你出来还不行?不努力,就回家奋斗吧,别祸害自己父母。
白岩松肯定在北京有房,所以才敢这么大的口气批评一帮80后90后北漂说年纪轻轻买房可耻,我倒觉得他这种行为可耻,不知道白岩松有没有过大晚上被房东通知第二天搬家,房子收回,有没有受过中介的气,退押金时候有没有被中介各种刁难,多少80后90后活在阳光下,人生第一次叫警察解决矛盾只是为了和中介房东的纠纷,这些我不知道白有没有经历过,但我敢说只要经过里其中的一件事,在某个夜晚,站在灯火通明的北京街头,却发现没有一盏灯是属于自己的,就一定会下决心买房。我在北漂之前也向往西方那套,我就是叼,我就是厉害,我不靠父母,买不起房就不买,我租一辈子房,年轻气盛,所言不虚,等被社会艹了一遍又一遍,你颤抖的穿上裤子,那一刻,真的打心底里埋怨自己为何没有生在这个城市。
我说个自己的真实往事吧。2005年,大学毕业,在北京,当时的规划是在那里工作了。当时父母说,把家里积蓄都拿出来,给我买套房子吧,以后生活、结婚都用得着。当时,回龙观刚刚建起不久,房价普遍低于5000元/平米;在北三环附近房子,大概是1万多/平米;军博一带房子,大概是2万/平米。以我家的经济条件,把父母积蓄拿出来,至少买一套回龙观上百平米的房子是没问题的。但是,我必然不愿意啊!因为我觉得自己毕业了,能自己赚钱了,还要花父母半辈子的积蓄,那真是混蛋!我要自己挣钱买房!后来北京的房价什么情况就不用说了吧,反正如今我每次回忆此事,都觉得自己当时才真是混蛋!
我就是在29岁前生了娃,买了房,北京北三环边,二手的老楼,不到六十平,买时房价已开始涨的很快了,入手时平均下来一万一每平,如今四万一平,如果当时没有父母的30万帮忙首付,我们根本买不起,如果当时没有买,还是租房的话,有可能我们现在还是租房,而房租从当时的二居1700元到了现在的4200元,这几年,我们的收入并不理想,工作一直努力,不断学习,但钱没挣到,不敢想如果当时没有这房子,现在我们的生活会是个什么质量。当然,我也看到真有很多朋友白手起家,完全没依父母自己买了房,这努力又懂得抓机遇的人们的确佩服。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白岩松的论调不会影响你的生活幸福水平,如果你感觉被伤害了,说明你内心也认可这种观点,这种情况无解,根源在于对自身的能力和所追求的生活之间的脱钩。买不买房都是自己的选择,对成年人而言,应该有基本的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并承担对应的代价的权利。我理解的白岩松所言的“不可思议“应该是享受了啃老的权益却并不承担代价的行为。对此,我觉得并无不妥。
白岩松可能跟柴姑娘一样,知道欧美,不了解中国。中国人的单位不是个人,是家庭、家族。买房也不是年轻人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家族的事。靠自己买不起房,还有父母、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七大姑八大叔。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共同出资,这样买得起房的几率就高多了。大家理解中国、东亚问题,记住一点:衡量单位不是个人,是家庭、家族。这是非常重要的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