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京5号线某站站务员,地铁以前招聘是校招,都是18岁的学生,也有20岁出头的大专生,后来开放社招以后逐渐又年纪比较大的员工,我们站区最大的员工不超过40岁,而且35岁以上也只有那么几个,平均也基本上90后居多差不多占站区的百分50左右,80后也差不多百分之50,也可能有几个00后,不过少之又少。第二,是因为流动性太频繁,很多人干了没多久就离职了,从侧面说明我们(客运)在地铁这个体质里地位最低的,干活最累,挣得最少,还没什么话语权。在公司级的领导眼里站区的区长就跟员工一样,你要知道区长可是站务员领导的领导,比我们大3级,而在公司眼里你什么都不是,可想而知我们站务员在公司面前是什么地位。有点关系的都去公司上班去,没人愿意下站工作。
北京的地铁工作人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地铁直招人员,这些人福利待遇特别好,另外一部分就是外包给保安公司的,我们重点说说后面那一部分。保安公司派遣的地铁工作人员总的来说其实也是保安。北京的保安人员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专业的武装押运人员,这种人专业性比较强,多为退伍军人,待遇在保安里是最好的;二就是地铁工作人员,其实就是名字好听,工装好看,工资其实一点也不高,3000左右吧,管吃住;三就是那些工厂的保安,待遇是最差的,基本都是12小时,没有休息,工资才2000多,管吃住。至于说发展,保安公司派遣的那些人根本就没有发展前景,说白了就有些混日子,学不到任何东西,能把人给荒废了,所以能不好最好不干,只能当一个暂时的平台罢了。
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分为三种,专科生都是来自校名为“某某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某某轨道交通学院”的大专生,这种学校一般在省内,录取分数线和当年的二本线差不多。他们去地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毕业时的招聘会,报名、面试、体检录取、培训上岗。另一种叫“订单班”,通俗来说就是包分配。第二种是本科生,校名通常为“某某交通大学”,进地铁的方式和上面一样,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通过“社会招聘”进入地铁作,而且录取时会对他们有倾向性。最后一种,就是通过社会招聘进入地铁的人,通常是普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什么校名都有。发展的话,现在来说,新线路这么多,专科生也是有发展的,以后不太看好,除非个人能力特别强。
11年入职北京地铁15年离职,主要是在一线车站工作,也就是所谓的站务员,车站工作人员主要就是两种,正式员工和所谓的合同工,正式员工都是北京本地的,合同工像安检,保安,保洁,站务助理等基本上都是北漂,不是与地铁公司直签的合同。对于工资标准,我工作时候薪资反正不是很高,白衬衣的不清楚,不多说,蓝衬衣的值班站长月薪当时应该是到手5K左右,年底年终奖2.5W左右,综控是4K左右年终奖2W左右,站务是3.5K左右年终奖1.8W,年终奖的考核标准是你全勤奖加上,工龄和岗位基数等一堆因素吧。
说到发展的话,京港地铁车站员工主要是站务员,从站务员开始可升职成为督导,值班站长,站长,站区长,站务经理。站务员工就是熬年头吧、熬到站长之类的;检修的话以后也有可能回去调度监控室之类的,就在后台工作了。一般司机岗位前几年都是副司机,然后会参加考试,即使考过了也得等着提正司机,多长时间就不好说了,如果缺人就补上去。虽然北京地铁是国企,但是待遇也很一般,年底分红到手也没多少。有一些同学在地铁工作,假期还是比较少的,三班倒之类的,服务业还是比较辛苦的。
其实地铁人员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很多的年轻人刚来北京,找不到工作,而安保对人员的要求很低,这些北漂一时半会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就会干地铁安保;另外一方面,北京的各个保安公司都在一些城市通过中介招聘人员,待遇写的特别好,吸引一些年轻人去,广撒网,总能捞到一些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