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俭学不只是一个赚钱的方法,还是一种生存技能的培养,社会阅历的增长,自身素养提升的过成。从自身的经历而言,身边很多的同学都出去兼职,除个别职业以外大多数同学的兼职都会对自身各方面产生积极的提升作用。再者,大学里有过兼职或者一直兼职的同学相比没有兼职过的同学再步入社会以后更容易找到工作,成长的更快。相当于人家已经在大学的时候已经实习多年了,适应能力会更强。有的用人单位招聘会问大学的兼职情况,这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当然这些兼职除了扫地洗碗这种体力劳动。但就即使这样的体力劳动我们同样应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毕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勤劳的双手终归是没错的。
有部分学生家境比较困难,上学学费的这笔花销,已经给父母肩上压了重重一担,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为辛劳的父母多分担一些,很多同学都会选择勤工俭学,赚取自己的一些生活必要开销费用。凡事存在两面说,勤工俭学在我看来利大于弊,但勤工俭学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权衡好我们的学习和劳动,兼职时间,把握好主次,在学有余力的条件下再去考虑是否进行社会劳动,兼职等活动。
大学生勤工俭学已经遍布整个校园,可能一部分学生对于刚开始勤工俭学觉得不太好意思,觉得低人一等,让人觉得他家庭条件好像不好,会被人看不起,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咱们目的本来是为了挣钱,而且挣钱这件事本不是丢人的事,我们凭借自己的勤苦劳动来争取报酬我们丢啥人。而且勤工俭学还可以为自己家庭减少经济负担,不管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家庭都是双赢的一件事。
勤工助学还锻炼当代大学生思想品格。当下大学生普遍懒惰,害怕吃苦,缺乏服务精神和团队意识,责任意识不强,且对父母有依赖思想。参加勤工助学工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体会到自立自强的真正内涵,培养服务精神和责任意识。在面对激烈的竞争时,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危机意识。
这是一件好事啊,现在多数大学生缺乏动手能力,认为在大学期间只要把该学的功课学好就够了,至于工作实践是毕业后的事情。但是从近几年的就业现状来看,用人单位普遍青睐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这不仅仅是在他们的简历中多了一行简单的工作经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比较少。在一些管理部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许多同学克服了自身的不足,改变了自己,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后走向社会会更加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