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水泥费是指国家限制袋装、鼓励散装。散装水泥费收费对象是:1.我市范围内销售袋装水泥的生产企业,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2.我市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预收款。散装水泥费,收费对象是:1.我市范围内销售袋装水泥的生产企业,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2.我市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预收款;详见财政部、国家经贸委、财综[2002]23号《关于发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1、预收:每平方建筑面积预缴150元或每吨预缴3元;2、散装水泥使用比例达70%的,按实际使用量每吨退还3元;低于70%的,不予退还。收费标准:建设单位按规划面积:框架结构0.9元/平方;砖混结构0.6元/平方;建设单位按使用量:混凝土1.2元/立方;水泥3元/吨。散装水泥是指水泥从工厂生产出来之后,不用任何小包装,直接通过专用设备或容器、从工厂运输到中转站或用户手中。中国的散装水泥产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本世纪进入推广高峰期,已成为节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泥散装化在我国起步较早,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推广。商务部商贸服务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化的散装水泥产、运、储、用等环节构成的产业和技术链已初具规模,并且逐步形成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散装水泥发展格局。
2013年全国“两会”确定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这对建材工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也将给我国散装水泥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从党的十八大到全国“两会”召开,“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扩大内需消费,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散装水泥推广工作,商务部制定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推广散装水泥已成为各地促进建材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翼。国家有关散装水泥发展的产业政策,必然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战略。因此,城镇化将促进散装水泥推广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为城镇和农村推散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为社会服务的各种场所、设施建设也都离不开水泥,所以,水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奠基石的作用。水泥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建筑材料。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水泥品种的不断增加,水泥的用途也更加广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已明确指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而水泥又是建筑业发展离不开的主要原材料。交通运输业是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基础产业,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大量的水泥,如修公路、修铁路、建港口、建机场、铺设石油管道,哪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水泥。再就是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尤其是像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这样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都需要大量的水泥。广大的农村基本建设,如农民盖房、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水泥,可见,水泥的用途十分广泛。除此之外,煤矿、油井等开采也需要大量的特种水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