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类已发现大约17万颗近地小行星。”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其中有7000多颗直径大于140米,这意味着它们的撞击可在地球表面造成明显损害。有将近900颗直径大于1公里,如果它们撞上地球会造成全球性灾难,甚至可能导致1/4人口死亡。一个老生常谈的案例是:科学家猜测,大约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源于小行星撞击地球——这颗小行星直径大约16公里。关键在于,这些危险分子撞击地球的概率有多高。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的,在未来一二百年内撞击地球概率大于零的小行星,大约有700颗。”其中概率最高的为几十分之一。绝大多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在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甚至千万分之一以内。
在平劲松看来,百年之内遭遇直径几米或几十米大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极有可能。这种撞击可能会造成小范围内地表五六级地震,或者方圆几公里、十几公里以内人员伤亡。但造成恐龙灭绝的直径十几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大概1亿年才会碰上一次。科学家认为,如果2013 TX68撞向地球,它可能会在空中发生爆炸,威力是2013年2月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市上空近地天体爆炸的两倍。据天文学家研究认为,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为每10万年1次,但仅此一次就可能毁灭地球。而直径接近10米的天体撞上地球的概率仅为每3000年一次。一些科学家认为,小行星撞地球的风险被严重低估了。
天文学家解释,2013 TX68首次在2013年10月发现,当时飞过地球的距离是200万公里。但是,出现这种近距离小行星的情况是很罕见的,可能在2017年9月28日以及2046年、2097年还会出现类似的近地小行星飞掠地球。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近地小行星研究经理保罗‧考达斯(Paul Chodas)说:「未来三颗飞掠地球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而无需任何担心。一位美国学者幽默地说,如果人类仅提前5年知道这一事实,那么我们只得互相告别并后悔我们没有早一点开始进行观测。我完全相信任何观测都能减少撞击的可能性。
地球被外星体撞击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小天体撞击地球的危险性,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强观测,尽可能早知道靠近地球的小天体的轨道。这样,即使发现确实存在撞击危险,人类可以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想办法使其偏离地球。目前科学家已经提出了一些应对方法,例如通过在小天体附近的爆炸使其偏离轨道;在小天体上放置核动力装置使其改变轨道,等等。但用核武器将其炸碎的方法需要慎重考虑,因为爆炸所产生的碎片也可能对地球产生致命效应。总之,提前知道小天体的轨道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