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济南交通压力山大。路口太多。主干道窄、小路口多是济南的特点,这就意味着有太多的红绿灯,尤其是有BRT中央车站的地方,高峰期时,纵向道路压了太多的车,甚者已经压到了下一个路口,而下一个路口纵向车堵住疏通不了,横向的车即使亮了绿灯也穿不过马路去,这样就影响了横向的下一个路口,如此恶性循环才是济南压车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对新疆的印象还停留在 “大漠孤烟直,一目瞭百里” 的阶段,其实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早已是千里车流,万里人潮。城市交通拥堵不再只是北上广的独有现象,行车难、出行难已成为乌鲁木齐当地政府领导和市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地铁高架下手晚,这特么堵成啥了才开始想着修高架修地铁,还同时施工,每年东西南北向起码两条主干道大修。快速路设计妥协太多,京广路南向北3车道,北向南2车道,能他么不堵么。中洲大道陇海路郑汴路早7点到晚8点。无言以对。
堵车赌的整个马路都瘫痪了,经常是一个多小时都动不了,电动车随便走,不管红绿灯。人行道被电动车占了,汽车道被电动车占了。然后,除了汽车之外,没人管信号灯。道路太窄,又各种修路修地铁,房屋布局不合理,各种违规建筑泥煤。
环路太宽而小路太窄,导致二三四环总是入口和出口极其堵,每次开环路,都是在出入口堵很久,过了口之后能畅快一会儿。几大睡城完全没有配套的工商业规划,导致大家都涌进城里上班,早晚高峰期期交通潮汐现象格外严重。
济南的交通告诉世人,路再宽,再长,你终究会回到老地方,否则你要等一年的漫长。这不,去年挖开换暖气管道的纬九路,准时又在去年这个时刻挖开。堵车赌到怀疑人生,每个周一都会迟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