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兴趣、性格、爱好等对职业的选择是挺重要的呀。要是有兴趣的活干起来轻松学起来容易掌握得快呀。要是没有兴趣那可就真是事倍功半了。这样的实例太多了,稍微注意就会发现的。所以要是能选择有兴趣的工作将来发展空间是蛮大。你看好吧。
职业规划的最终目标不是找到最适合你性格的职业,而是找到能让你发挥自己的潜能,走向职业成功的职业。性格在学术上的定义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目前职业规划的理论中,说性格决定职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性格中的某些特定行为是稳定的。但是一个人的行为是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就算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如果在一群人里,大家都在说说笑笑,那他总会被周围的气氛感染,从而也会变得爱说爱笑。
靠谱啊,现在职业机会多了,重要的是,没有哪一个行业、哪一个组织敢向你保证,你来这里可以干一辈子,一直干到退休,就算公务员单位也面临着改革,用人制度改革、机构部门改革。倾尽半生就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工作,不知最后结局如何,想来也是一件悲伤的事。
人是及其复杂的个体,很多东西都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比如别人对你的期望,比如你的社会角色,比如你所处的环境。例如一个企业家朋友,经过创业初期的艰苦奋斗,终于拥有上亿身家。在别人的眼里,他能够呼风唤雨,与客户在酒桌上吹拉弹唱,俨然一个“性格外向”的外交家。他却跟我说,其实他内心并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周末如果公司没事,就喜欢一个人呆在家里;一个对心理学有很深研究的学者告诉我,很多人以为他是外向的(注:因为该人属于极能聊的人),其实我觉得自己是内向的。由此原因,一个在很多职业规划专家眼里的性格决定职业的理论,其实是不靠谱的。






